江门局“三个围绕”推动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12.07.2016  02:06

  江门市质监局以建立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质量预警和风险防范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动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行业配合、公众参与的质量监管新格局。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实施质量技术标准体系战略

   一是行业标准建设成绩突出。 制定发布《新会陈皮预包装标签》、《古典红木家具》等5项行业国内首个联盟标准。开展科技成果标准化培育工程,截止2016年6月30日共有3项科技成果转化为1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7家培育企业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13项,省地方标准7项。目前正在主导制(修)订1项新国标及2项新行标,帮助20多家目标企业提升产值逾3亿元。 二是品牌带动战略效应明显。 围绕江门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有意向争创名牌的企业提前介入、重点培养,夯实争创名牌的基础。目前全市共55个产品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其中,新会陈皮产业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成功将新会柑和新会陈皮建成区域性新兴产业集群,新会区成为广东首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强化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品牌效应,推动质量技术创新,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全国首批210家“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中,江门有5家,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二。

  二、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一是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国家摩托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功获得3C(强制性产品)认证授权检测资质,成为华南地区唯一、全国第五个获得资质的国家级实验室,为我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摩托车及零配件企业提供“家门前”“一站式”的3C认证服务,节省成本20%。 二是检验检测实力增强。 江门市质计所和4个省站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总的计量认证证书/资质认定验收证书(CMA/CAL)认可项目达到2349个。同时,市质计所通过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的复评审,总的CNAS认可项目达到366个。市质计所成功取得广东省农业厅颁发的《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CATL),成为在全省率先具备CATL证书的质检机构。 三是监督抽查强劲有力。 通过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参加情况通报会,现场发出整改通知书,帮助企业分析不合格原因,督促企业落实整改要求,并对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全力保证国家、省、市三级监督抽查后处理到位率均达到100%。

  三、围绕产品质量建设,加大打击产品质量违法力度

   一是健全机构,全面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 充分发挥质监部门打假主力军、公安部门打假重案队、工商部门打假攻坚队作用,狠抓农资产品、药品、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打假。2016年上半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43816人次,查处违法案件339宗,查处窝点53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涉案货值约967.07万元,刑拘12人,逮捕1人,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是联奖联惩,诚信“红黑榜”彰显正能量。 制订《江门市质监局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方案》、《江门市质监局企业产品质量“红黑榜”评价标准》,每两个月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进行评价、更新,并将上榜企业信息在江门文明网、信用江门网对外公示。截至目前,共有46家企业上“红榜”,37家企业上“黑榜”。 三是常抓不懈,全面巩固整治成果。 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模式,着力做好江门市2015年度打假重点区域鹤山市址山镇和江门市2014年度打假重点市场台山市康盛商贸中心服装批发市场的“戴帽”和“摘帽”工作,督促台山、鹤山两地严厉查处制假售假、侵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目前,台山康盛商贸中心服装已按进度撤销;鹤山市址山镇水嘴产品在国家监督专项抽查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大幅下降至14.29%。同时,深入台山广海咸鱼、鹤山鹤城腐竹、江海礼乐腊味、恩平电声器材等曾被“戴帽”整治的区域、行业开展“回头查”,巩固整治成果。

  (江门市质监局 彭三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