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救灾物资储备实现现代化管理

20.10.2015  19:30

  记者日前从市民政局获悉,江门市救灾物资储备已经实现现代化管理并展现出明显优势,在强台风“彩虹”救灾工作中,市本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仓库连续3天发放救灾物资,特别是在“彩虹”救灾首日,该仓库在1.5小时内便将救灾物资运抵沙坪中学避护场所,在防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5日,市本级接到鹤山市报告:沙坪街道楼冲村委会上社、中社、下社三条自然村水浸情况严重,水深近3米,共1252人被紧急转移安置到沙坪中学避护场所,集中安排食宿,因鹤山市救灾物资储备有限,申请市本级给予支援。 

  市本级了解情况和鹤山市的需求后,决定从市本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仓库调拨500床毛巾被,从新会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调拨300张凉席,支援鹤山市救灾工作。由于救灾物资存放位置、数量精确,经市民政局科室电话统筹,物流公司于当天14时30分分别到达市本级中心仓库和新会区仓库,16时将救灾物资运抵沙坪中学避护场所……整个物资调运过程,均实现了信息化统筹,遵循按需求调拨,先调用储存时间较长物资等原则,体现了救灾物资储备现代化管理的优越性。 

  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江门市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和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目前全市8个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总库房面积3318平方米,储备帐篷、折叠床、棉被、棉衣等多种救灾物资共53000多件,可储备8万人以上的应急救灾物资,能在12小时内为全市受灾区域迅速提供物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