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构建常态化、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

20.08.2017  10:34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江门精准扶贫实现了“两个率先”,即率先将城镇贫困户纳入扶贫开发帮扶范围,率先将扶贫工作与守住绿水青山及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经过探索实践,实现了贫困户精准脱贫任务全面完成、贫困村精准脱贫目标全面完成,以及103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目标全面完成的三个“全面完成”。

  “江门模式”精准扶贫任重道远。去年,《关于新时期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2016—2018年)》出台,城乡5097户16659人被认定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全面构建“11+3+3”常态化、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林应武要求,全市要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并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市县镇村四级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工作。积极探索构建扶贫与低保“两线合一”常态化、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确保全市低收入群体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3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确保村委会集体年收入提高至18万元以上。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城乡统筹构建大扶贫格局

  自新时期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江门围绕“统筹城乡,分类施策,大力实施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的精准扶贫”思路,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截至今年6月,全市各级两年累计筹集帮扶资金29401.07万元用于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工作。仅2016年度,已有1429户46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这其中,记者了解到,在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里,江门在全省率先将城镇困难家庭纳入精准扶贫帮扶范围。以2015年城乡2.9万户6.1万人低保对象为基础数据,确定江门城乡精准扶贫工作的帮扶对象,并按要求进行建档立卡,采取“一户多策、一人一策”、结对帮扶的模式,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对口帮扶,其余无劳动能力的则继续由低保政策兜底。

  把城市和农村的贫困帮扶问题通盘考虑,一并布局,这改变了过去只以农村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的传统做法,实现扶贫对象城乡统筹,构建大扶贫格局,成为江门精准扶贫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创新之举。与此同时,在贫困村方面,江门出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助和资源激励型财政补贴政策,破解了贫困村发展困境。

  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全省率先试行把扶贫工作与推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紧密结合,通过财政补贴使村委会逐步向服务型机构的转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移,并逐年提高村委会集体收入补助标准和补助水平。目前,全市1325个村(社区)公共服务站(“邑家园”)已全部投入运营,在“家门口”面向群众提供103项基本公共服务。

   探索“两线合一”改革试点

  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中,江门大力探索开展了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扶贫政策与低保政策的有效衔接。初步实现了帮扶对象的合一、准入门槛的合一和脱贫标准与低保提标衔接合一的“三合一”。目前,江门正与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合作,共同谋划江门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常态化、全覆盖的城乡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江门还将积极探索建立帮扶低收入群体解困脱贫政策体系,以低收入群体的对象认定、规模确定和标准等为重点,谋划下一步扶贫工作,包括研究制定低收入群体纳入和退出的评定标准,以实现动态化管理。同时,着力健全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创业、就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金融助农等巩固脱贫成效和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力争为省的扶贫改革试点创造经验。

此外,江门还积极推动“三保障”政策落实。全市投入资金447.92万元,为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危房,现已全面竣工。教育方面,江门将落实1762.3万元为5336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提供免学费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医疗方面,江门将落实保障费用1549万元,对全市16659个建档立卡帮扶对象100%实施医疗保障,按规定提供精准全额资助,帮助贫困户化解风险,消除建档立卡帮扶对象因病返贫现象。同时,各市(区)还投入223万元引入了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为城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12.3亿元意外伤害保险保障。

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从“输血”到“造血”,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中,江门积极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和种养习惯,按照“扶优扶强、整合资源、集中投放”的原则,大力推动精准扶贫“一镇一产业”、“一镇一特色”模式,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

一方面,大力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探索“三变”改革,让贫困户充分利用既有的资源、资产,参与产业发展,获取分红或租金,从而享受到产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等扶贫模式,以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共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962个。

同时,扶持贫困户创业就业,从市扶贫基金中安排100万元用于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两年期、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贷款;为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或提供就业的农业“四大经营主体”提供最高50万元的基准利率贴息贷款。建立市、市(区)、镇(街)和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服务,为未就业的帮扶对象,有针对性地安排就业帮扶,推荐就业。全市还投入了98.3万元用于贫困户就业培训,参加培训4057人次,推荐就业1408人次。

此外,江门还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工作,创新社会扶贫模式,推进“百企扶百村”、“百医牵百村”、“千(万)义工助千户”社会扶贫“三大行动”,取得显著成果,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接下来,江门将继续围绕促进贫困户增收,由“输血式”扶贫向以培养贫困户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造血式”扶贫转变。结合实际,以镇为单位,“一镇一策”,通过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源,建设一批能长期发挥效益的扶贫项目。同时,继续深化完善社会帮扶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氛围。

编辑: 梁文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