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正式启动公园城市建设
按照《工作纲要》要求,圭峰山风景区将被打造成为“冈州第一峰”南粤文化名山。
4月2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门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工作纲要》),明确了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及行动方案。自此,我市公园城市建设正式迈开步伐。
《工作纲要》共分为总体要求、工作目标、10项重点工作、五大行动、保障措施5部分内容。《工作纲要》提出,遵循“统一规划、统筹开发、分步实施,属地建设、属地管理,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实施公园化战略,推进大地园林化,城市建公园,公园建城市,构建市域公园体系。其中一头抓龙头公园建设,打造品牌公园;另一头抓村居公园建设,分期分批推动村居公园全覆盖。
《工作纲要》设定的工作目标也非常令人向往:到2020年,全市逐步形成“以大型风景区为龙头,以区(市)综合性公园和镇(街)公园为骨架,以田园风光公园为特色,村居公园均衡分布,城乡绿廊有机串联”的市域公园体系。全市1319个村居各至少建成1个公园,实现村居公园全覆盖;78个镇(街)各至少建成1个镇级公园;三区四市主城区各至少新建2个综合性公园;全市共建成7个特色田园风光公园,61个森林公园;完成7个龙头公园整合提升;新建城乡绿廊350公里,打造景点之间舒适安全、方便可达,都市风光和田园景色交相呼应的城乡慢行系统。
专访
让城乡居民真正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日前,记者就《工作纲要》相关问题专访了市政府党组成员容福华。
记者:4月2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江门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纲要(2015—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公园化战略,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容福华:我市是全省第一批绿化达标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公园城市建设基础扎实。这次开展的公园城市建设行动,是为了将省新一轮绿化大行动推向深入,在侨乡大地实施公园化战略,推进大地园林化,城市建公园、公园建城市;将公园城市建设与城市配套,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创建,与新一轮绿化大行动以及公交、慢行(步行)系统相结合,加快城乡园林绿化提质增效。
记者:公园城市建设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是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容福华: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的生态景观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类公园数量大量增加、分布更加合理,整体质量提升、文化内涵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以大型风景区为龙头,以区(市)综合性公园和镇(街)公园为骨架,以田园风光公园为特色,村居公园均衡分布,城乡绿廊和步行径有机串联,公共交通更加便捷的市域公园体系,让广大城乡居民真正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记者:我市的公园城市建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容福华:我市公园城市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从大的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田园结合、城乡互动”的大地公园化模式。我市地域辽阔,农田、林地、水体和海岸等生态景观资源丰富,通过公园城市建设与观光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推进龙头公园、村居公园、特色田园风光公园和步行径建设,凸显江门的特色;其二是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公园城市不但要实现大地公园化,更重要的是赋予公园以文化内涵。就拿龙头公园之一的圭峰山为例,我们计划用几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岭南理学文化基地,并力争成功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最终打造成为“冈州第一峰”南粤文化名山。
记者:《江门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纲要(2015—2020年)》的思路非常好,但如何有效推进?
容福华:首先是按“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思路,选取具有代表性、条件适宜的地方建设一批公园示范点,带动公园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其次是各级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资、认建、冠名等方式踊跃参与公园城市建设。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奖补资金,各市(区)每年也在本级财政预算中新增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公园城市建设;最后,市有关职能部门及各市(区),加强统筹与指导,及时解决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推动《工作纲要》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
解读
推进五大行动 确保取得实效
经过三年绿化大行动,我市绿化工作越做越好,如今整个城市已是抬眼见绿,公园近在身边。随着《江门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纲要(2015—2020年)》的提出,我市将采取一头抓龙头公园建设,打造品牌公园;另一头抓村居公园建设,分期分批推动村居公园全覆盖的形式,逐步形成“以大型风景区为龙头,以区(市)综合性公园和镇(街)公园为骨架,以田园风光公园为特色,村居公园均衡分布,城乡绿廊有机串联”的市域公园体系。
那么接下来,我市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对此,《工作纲要》也给出答案,提出了生态景观保护规划、龙头公园建设、村居公园建设、特色田园风光公园建设、城乡绿廊建设五大行动。
行动一 生态景观保护规划行动
关键词:生态景观控制线 保护
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是江门最宝贵的财富,在《工作纲要》中,生态景观保护规划行动作为五大行动之一,提出了以我市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划定生态景观控制线,对全市的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资源进行规划保护,争取在2020年底前,使我市生态控制线划定比例达到我市国土总面积的60%。
为此,《工作纲要》要求,各区(市)需对有条件的山林、湖泊、湿地等生态资源进行景观规划,合理设计,并逐步组织实施。按用地的性质建设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同时,各职能部门也必须对划定的生态景观控制线制定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对生态景观控制线范围内非法建设建筑物、构筑物,非法侵占林地,非法采石、采沙活动,非法排放污染源、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等违规行为进行清理和整治。
行动二 龙头公园建设行动
关键词:统筹利用 文化内涵 南粤文化名山
龙头公园建设行动是五大行动的重头戏之一,今年我市将通过对七大龙头公园现有及周边资源的整合和扩容,挖掘文化内涵,展现特色、铸造品牌,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配套,将风景区内所有商品林逐步调整为生态公益林,打造成集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其中,圭峰山风景区将建设、改造10个以观光游览、游乐为主的景点,同时,还将重点推进圭峰山石涧、绿护桃源、云峰、叱石、兰石等景点之间的交通连接线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岭南理学文化基地,并力争成功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最终打造成为“冈州第一峰”南粤文化名山;大雁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水带、龙舟山、石花山、梁金山和鳌峰山分别打造成各具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的风景名胜区。
行动三 村居公园建设行动
关键词:农村环境整治 美丽乡村建设 全覆盖
根据《工作纲要》要求,至2020年,全市1319个村居(东部“三区一市”565个,西部三市754个)将各建成至少1个村居公园,实现我市村居公园全覆盖的目标。村居公园应建于村居范围内人群聚集处,面积需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且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此外,村居公园还应设有基本齐全的配套设施和统一的公园标识,最好还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内涵和乡土特色。
其中,社区公园建设的布局应以简洁实用为原则,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活动、休闲、娱乐为目的,配有必要的园凳、亭廊等休闲游憩设施以及垃圾箱、公园标识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条件的社区,可增加健身器械、球场等康体文化设施。此外,社区公园应以高大乔木作为绿化植物,公园还可结合社区文化宣传活动,增加宣传栏、突现社区文化教育。
而乡村公园建设则可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利用村庄周边闲置土地、山林、塘基、晒谷场等资源进行建设。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将有特色的村落建筑群、牌坊、纪念亭作为公园的组成部分,建设公园式村落。还可结合当地村落自然资源,挖掘乡土人文历史,突出亮点,营造乡土特色。
行动四 特色田园风光公园建设行动
关键词:特色田园风光 大地园林化
至2020年底,我市将建成蓬江区潮连小海河红树林湿地公园、恩平市冯如故居航天育种文化公园等7个特色田园风光公园,推进大地园林化。
其中,小海河红树林湿地公园将结合沿西江边的红树林景观,通过恢复自然湿地,打造一个面积约130亩的湿地公园;礼乐农田林网公园将利用1500亩的农田保护区,结合高新区水系综合治理,打造一个以农田林网为特色的田园风光公园;南坦葵林生态公园将充分利用新会南坦岛的独特葵林资源,以蒲葵植物造景为主,打造一个面积1500多亩,以“葵”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公园。
此外,古劳岭南水乡公园也将以梁赞故居及周边、横海浪、横海村三个重点区域为基础,将水乡景观引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去,打造一个1880亩具有岭南地域风情的水乡公园;都斛水稻文化公园利用1万多亩高产稳产水稻示范田,将打造既能领略农耕文化,又能体验生产劳作的水稻文化公园。天露山梅花谷郊野公园在保护山体原有生态面貌的情况下,将配以自然野趣的山道和园林休闲建筑,打造一个8万亩的郊野公园;冯如故居航天育种文化公园则将利用航天之父冯如故居的品牌,发掘园区设施农业和航天育种技术等题材,打造1500多亩,以航天育种文化为主题的田园风光公园。
行动五 城乡绿廊建设行动
关键词:滨水绿廊 沿路绿廊 慢行系统 步行径
根据《工作纲要》,我市将以水体为依托,把滨水廊道打造成集观光休闲、全民健身为一体的带状公园。同时,以江门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以及高速出入口为网络,把沿路廊道打造成为一路一特色、全年常绿、四季有花的生态景观带。此外,我市还要将具有较高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类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来,打造景点之间舒适安全、方便可达,都市风光和田园景色交相辉映的慢行系统。
至2020年,我市规划完成42条城市绿化廊道建设,新建350km道路绿化景观带,形成城乡绿廊及一定规模的慢行系统网络,重点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步行径。其中至2016年,完成江门大道主城区段等27条沿路廊道建设,新建150km道路绿化景观带和一定里程的慢行系统(包括步行径)。
声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廖景平
立足“大园林”完善绿地生态系统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明确的公园城市官方定义,它是对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升和创新,是“花园城市”(Garden City)建设理念的深化和推进,作为地级市,江门提出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可以说在全国走在了前列。
江门建设公园城市,将以龙头公园、综合公园、村居公园、田园风光公园等建设为核心,整合人工绿地、自然风景、特色人文等资源,立足“大园林”理念,进一步完善全市绿地生态系统,为江门建成生态文明城市作出重要贡献。江门公园城市的建设,不仅将保护我市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完善生态系统保护,还将通过华南本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和外来观赏植物的应用,从政府层面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
江门要建设公园城市,应在科学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立足于保护和利用乡土植物与珍稀濒危植物,积极引入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生态安全的境外植物和奇花异果,实现生物多样性展示、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同时应充分展示植物引种驯化对近500年来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挖掘乡土文化和侨乡文化,注重提升公园城市系统的文化内涵,打造符合我市市情的“文化旅游”名片。
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
以公园城市理念统筹规划建设城市
2013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掀起了广东省第二次“绿色革命”。长期以来,我市一直重视以“种树”为代表的生态绿化工作,有效地遏制了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破坏,一座宜居城市矗立在珠江口西岸。此次实施公园城市、推进公园化战略,既是市委、市政府新一轮绿化江门大行动的重要抓手,又是“森林进城,树林围城”绿色行动的深化,更是江门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的更高层次提升和体现。
实际上,公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或者说是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发展战略。我的理解是它以城市公园建设为核心载体,以公园城市的理念统筹规划建设城市,最终实现如下目标: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改善;二是城市价值特别是居住价值的提升;三是民生工程目标、市民幸福感的实现。
我工作地点靠近东湖公园,居住地点靠近群星公园,平时经常听到市民对这两座公园的追捧和盛赞。幸福是什么?答案虽然各异,但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一定的物质条件是重要的构成要素,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现代,前二者更为重要。而城市公园是提供休闲、游览、健身、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可以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江门市风景园林协会会长马国梁
公园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理念
国家园林城市,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它主要是考核城市建成区各类绿地的达标率及其他配套指标的达标情况。
公园城市是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的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理念,类似于花园城市,强调大地公园化,将城市建在公园,城市与公园融为一体,共融发展。公园城市依托园林城市但也有别于园林城市。一是公园城市概念的范畴要比园林城市的范畴要广,包括整个城乡,突出城乡一体化和村居公园全覆盖,实现大地园林化;二是公园城市突出公园与城乡的融合,公园建设与城乡公共设施相结合(例如公共交通、绿道等),与城乡发展相结合,并形成公园体系化;三是更体现公共属性和文化特色,公园城市以人为本,各具文化特色、全覆盖式各级公园,满足了人们游览、休闲、活动、健身的需要,惠及广大的城乡人民;四是公园城市更体现城市生态环境和产业生态化,公园城市的建设将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创造宜居生活和工作环境,坚持生态文明发展,其理念将带动和引导城乡走向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