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云:光靠人大代表难治理水污染 淘汰314重污染企业

04.09.2014  15:09

■治理水污染任重道远。昨日天河东路旁边河涌内一处平地上写着“优质水”三个大字,颇具玩味。新快报记者 祝贺/摄

  ■新快报记者 董芳

  通讯员 任宣

  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四河”污染整治监督,黄龙云认为:

  昨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省、市人大监督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就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四河”污染整治作出部署。会议明确未来将设立专项资金,补助欠发达地区治水。

  我去一家污水处理厂视察,企业负责人称处理过的水‘清得可以喝’,我就喝了一口,企业的也喝了一口,那水里还有鱼在游,现在想起来觉得挺愚蠢的。”

  ——黄龙云说起自己任珠海市长时的“一件傻事

   设立专项资金整治粤东西河流

  昨日,四河流域九市及所涉及的县、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深圳、东莞、惠州三市人大常委会分别介绍了监督淡水河、石马河污染整治的做法和 经验。省人大环资委、省环保厅分别对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以下简称“四河”)污染整治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与要求。

  淡水河、石马河“两河”流经区域主要在珠三角,虽然治理投资巨大,但自身相对充裕的财力能够承担。相比之下,“四河”部分流经粤东西等欠发达地区,“没钱难办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李清在会上介绍,今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污染整治的决议》中明确 要求,省政府应设立欠发达地区跨市域重污染河流整治专项资金,首期可用于补助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流域污水处理厂网、人工湿地和镇污水生态处理池建设,并 将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流域的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环保产业园区建设和省农田水利建设纳入省的有关专项资金补助范围。李清表示,目前正在和财政厅就此问 题进行沟通。

   明年淘汰314家重污染企业

  李清介绍,经过大力整治,部分河段水质有所改善,但大部分仍为劣V类。“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不重视。比如白云区,竟然有一万多家无牌无证的小企业,没有监管,所以一定要结构调整。

  李清介绍,去年以来,“四河”流域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6万吨、管网598公里。环保部门在“四河”流域累计检查企业约18万次,罚款2亿余元,责 令“双停”1800余家,限期整改6000余家。关闭非法畜禽养殖场1289家、清理生猪24万头。下一步,还将在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小东江等流域每 年淘汰10%的重污染企业,在练江流域每年淘汰20%。“明年要关闭314家企业”。李清说。

   年内落实第三方评估机制

  “本来想让九个市的人大都发言,但我觉得深圳、惠州、东莞三家就够了。”昨天,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在总结时说,“这三家还可以讲讲治理经验,其他的只能表个决心。”黄龙云直言,治理水污染任重道远,但也要迎难而上。

  他指出难点之一在于“部门与部门之间太熟悉了,让他们怎么绷起脸来做?难就难在自我监督”。难点之二在于人大视察难免缺乏专业基础,“总有些是你不懂的”。

  黄龙云指出:“光靠人大代表去视察一天两天,一个星期半个月,回来召开座谈会,跟政府同志讲两句,他们表个态‘回去以后一定抓好落实’,这就算完成 了?这种监督没有客观基础、专业基础,需要的是专业介入,所以要引入第三方监督。”他建议各市、县人大“无论如何今年要落实”引入第三方监督的长效机制。

  同时,他认为要强化对污染整治相关预算的监督,提前介入本地区政府预算编制,确保有合适的资金安排在“四河”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