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居民,污水处理费或将上调 居民用户每吨上调6分钱

07.12.2018  12:14

12月6日下午,东莞市发改局组织召开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价格形成机制听证会,就两套调价方案进行听证。按照方案一,我市居民用户的污水处理费用实际征收标准每吨涨了6分钱。按照我市居民平均用水量计算,每户每月增加污水处理支出约为1.26元。此外,调整后,工商企业等非居民用户每万元GDP,将增加污水处理费约7元钱。

▲12月6日下午,东莞市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价格形成机制听证会召开 记者 赵茂杰 摄

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价原因,一是新建、扩建和改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按规定要由一级B全面提升到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较严值,预计增加服务费0.32元/吨以上。二是从2018年1月17日起,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费由280元/吨调整为363.1元/吨,单位处理成本提高29.7%。三是随着管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试点管网一体化运营,维护费用相应增加,全面铺开分散式处理设施建设,也相应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居民用户:

绝大多数参会者选择支持方案一

这次污水处理费调整的原因是什么?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污水处理费的调整主要是由于基价上调影响到实际征收标准。

按照听证方案,对于居民用户,方案一的现行基价从1.2元/吨拟调至1.28元/吨,实际征收标准(现行收费水量处理率77.54%),拟从0.93元调整至0.99元,涨6分钱。

方案二则分步实施,第一步前18个月实际征收标准从现行的0.93元/吨拟调涨4分钱。18个月以后,拟按当期收费水量处理率进行调整。

据统计资料,按我市居民平均每月每户用水量约21立方米计算。费用上调后,方案一将使每月每户增加污水处理费支出1.26元。方案二的综合调整标准将使每月每户增加污水处理费支出1.47元,其中第一步调整后使每月每户增加污水处理费支出0.84元。

包括工商企业、消费者、专家学者、污水处理企业等领域的20名代表参与了听证会。其中,绝大多数参会者选择支持更简单直接的方案一。个人消费者翟瑞琼表示:“虽然两个方案差别不是很大,但是方案一一步到位,更加明确也让我们心里更踏实。

参会者还提出了对加强水污染治理的监管、保障低保收入人群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建议。

非居民用户:

每万元GDP多花约7块钱

根据听证方案,对非居民用户,方案一的的实际征收标准拟调至1.49元/吨,涨了0.28元。

方案二同样分两步走,实际征收标准从1.21元/吨拟调至1.46元/吨。在实施18个月后,同样,拟按当期收费水量处理率进行调整。

据统计,2017年我市万元生产总值(GDP)用水量为24.7吨。按此计算,方案一使非居民用户万元GDP增加污水处理费支出6.92元;方案二使非居民用户万元GDP增加污水处理费支出7.16元。

同时,针对特种行业,譬如造纸业,按产出每吨纸耗水17.5吨来计算,方案一及二都使造纸企业每吨纸增加污水处理费10.33元。

听证会上,大部分工商企业代表表示支持方案一。企业代表靳丹丹表示:“东莞工厂多,水污染治理势在必行,我们企业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污水处理厂,也感受到了污水处理的成本上升。”企业代表尹文娟也表示,方案一简单直接,更加具备可执行性,阶梯收费制度也秉承了谁污染谁治理这一原则。(见习记者 赵茂杰 记者 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