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O2O:疯狂的蓝海
有些车后O2O项目还在小区设立了自己的门店,这也会增加自身的成本。
汽车后市场的巨大利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资本进入。《2013-2017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曾披露,中国汽车后市场将在2015年奉献超过7000亿元的市场规模,还可能在2020年形成一个超过4万亿元的大产业。
这一市场再融合上互联网趋势,就是现在大热的汽车后市场O2O(以下简称车后O2O)。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一年车后O2O领域的风投融资多达67起,总金额超百亿元。2015年随着又一批资本热潮的进入,这片蓝海已经掀起了血雨腥风,仅2015年上半年就有e洗车、车点点、卡拉丁等70多家车后O2O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同时,面对诸多资本力量对汽车后市场的觊觎,传统汽车经销商也在暗中努力,纷纷上马O2O项目,要在后市场的争夺战中一拼高下。
挑战 资本创业群雄混战
这些布局汽车后市场的O2O创业项目,有些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上门维修、保养等单一服务,也有些则试图建立一条完整的后市场服务链条。据记者了解,目前车后O2O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通过洗车这类较高频次的消费切入市场,其中又分为上门洗车和到店洗车;另一种则从维修保养切入;还有一些APP则是汽配用品垂直电商。例如,号称要建中国规模最大B2B汽配服务平台的诸葛修车网,就以配送正品配件为切入点,试图在今年完成10万个经销商、20万个修理厂的进驻,从而在汽配市场实现从生产商到经销商再到修理厂的闭环运转,并向消费者开放汽配查询功能。
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车后O2O恐怕就是上门洗车了。目前,车后O2O特别是洗车市场群雄割据,仅在北京市场上较为活跃的上门洗车APP就有:e洗车、赶集易洗车、呱呱洗车、响马帮、爱洗车等。
创立于2014年9月的呱呱洗车由前高德地图及车联网创始核心团队创立,今年3月获得了1000万美元A轮投资。e洗车于2014年11月上线,今年3月宣布完成A轮2000万元融资。赶集网于2014年12月宣布“赶集好车”项目上线,其中“易洗车”项目支持用户预约上门洗车服务。而后卡则是一款针对车主进行上门服务的O2O手机软件产品,核心创始团队由来自互联网的从业人员和汽车后市场服务专家组成。
整体来看,车后O2O创业目前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一方面是参与者众多,另一方面是成熟的创业项目鲜见,除了传统车店、汽配城,以及不计其数的路边店,尚未出现占支配地位的项目或巨头。
出师未捷频倒闭
当前整个汽车后服务行业争夺激烈,免费洗车、上门维修、上门保养、发红包导流等招数层出不穷。例如,养车点点(现已更名“典典养车”)用一个亿的补贴让车主1元洗车,车点点则打出“0元洗车”的旗号,集群车宝推出全年免费洗车服务。
然而当消费者还在各类免费活动中游离时,已经有不少烧钱的车后O2O开始关张。
今年1月,曾以“1元洗车”风靡厦门的网站“智富惠”宣布关门停业,因连续推出“1元洗车”活动,智富惠号称在厦门拥有10万洗车用户。“互联网推广很烧钱,智富惠总投入超过1.6亿元。”智富惠董事长李传星在公开信中表示,亏损远远超过注册资金。
7月16日,上门洗车服务平台“车8”发出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从7月17日将停止上门洗车业务。据了解,“车8”今年3月才在洗车大战最热门时推出“上门”服务,其上门洗车业务从推出到终止服务仅过了4个月。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云洗车、嗒嗒洗车低调歇业。
有专业人士分析,车后O2O项目商业模式的多样性与盈利方式尚未理清,同质化严重;最致命的是因为大多数项目业务的单一性,消费者很难对某个平台产生黏性,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就有可能万劫不复。而上门服务除了要支付工人的人工费之外,还有其交通费、培训费,洗护修的工具也需要人手一套,有一些自营型的项目还在各个小区设立了自己的门店,这都对资金链有较高的要求,一旦链条断裂,关张倒闭就在所难免。
用户黏性成疑问
既然是和互联网结合的产物,车后O2O就一定离不开用户体验。从目前来看,这些服务至少解决了用户以下几个痛点:一、解决了洗护修的排队问题;二、洗车时间、地点的问题;三、让整个洗护、保养过程更透明。“从预约项目的选择到维修保养人员上门,我都能清楚地看到,并随时与维修人员交流,这是与去4S店维修保养最大的不同。”消费者李先生告诉记者。此外,“除了便宜之外,最吸引我的还是不需要专程开车数十里去4S店,在家里等着就行,甚至出去办个事儿的工夫就给车做了个小保养。”记者在某小区随机采访时,一位车主如是说。
不过,正如上文分析所说,用户黏性以及信任度是个问题。记者在随机走访中也发现,不少消费者反映,这些APP用起来都大同小异,提供的服务质量区别也不大,“哪个优惠大、活动多就用哪个呗。”
在和另一位车主王先生的交流中,他表示:“以后还会选择用这些O2O产品,毕竟比较方便,但主要集中在洗车这块儿,维修保养还是会选择去4S店。”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还碰到了一位车主王女士,她的轿车在小区外的路边停车处停放了较长时间,“正好看到有上门洗车保养的活动,很便宜,正好借这个机会体验一下这种服务。”但当记者问及一旦这种大力度的促销行为结束后,是否会继续使用此类上门服务时,王女士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毕竟是刚开始尝试,可能要多试几次,多对比几家的服务才能确定以后还会不会继续用。毕竟4S店专业水平可能更可靠,而这些上门服务的服务质量和工人的职业水平还需要观察。”
对于一个O2O项目来说,线上的入口乃必争之地,初期通过砸钱的方式形成入口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做法无可非议。但目前车后O2O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繁杂且群雄割据的市场做好产品定位与确立差异化模式,垂直深耕,从而提高用户黏性,避免进入烧钱的恶性循环。
防守 传统商家不甘落后
来势汹汹的“互联网+”浪潮,以及多股资本力量对汽车后市场的争夺,确实令传统经销商压力倍增。“新车利润减少后,我们就为如何提高售后利润伤透了脑筋。现在倒好,除了要面对其他4S店的竞争,还要警惕这些O2O公司来抢食。”一位经销商负责人表示,虽然现在受到这些O2O公司的影响还不明显,但确实担心随着这种模式未来的发展壮大,4S店客户会被带走。
不过,传统经销商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今年以来,不少经销商纷纷上马车后O2O项目。这其中,有的经销商会选择做股东,成为幕后老板;也有的经销商会选择自己直接来操盘。近日,来自武汉的一家保养维修上门服务公司怡驾宣布进军北京市场。乍一听似乎又是一个新来的创业者,但了解过后会发现,该公司是传统经销商集团投资下的产物。其创始人虞小强介绍,怡驾是武汉康顺汽车打造的车后O2O品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随时去康顺旗下的4S店查询车型数据,同时康顺还承担着为其培训技师的任务。不过,怡驾的发展并不是与康顺一家汽车经销商绑在一起。虞小强表示,随着未来怡驾的服务半径扩展到更多城市,怡驾也会考虑与不同的汽车经销商进行合作。
而许多有实力的经销商集团,则选择亲手打造O2O项目。近日,申华控股即联手惠普中国等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共同打造融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汽车服务为一体的汽车云服务平台。亚夏汽车则计划募资10亿元搭建O2O云平台,建设120家云服务体验店。庞大集团也计划未来3年通过多项业务提高竞争力,其中就包括以实体经销店为依托的汽车电子商城业务,以及前期市场竞争还不是很充分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和服务业务等。
“我依然坚信4S店才是发展汽车后市场的主力军。其他行业的兴起,互相促进、互相发展,但是不能取代4S店和经销商。经销商拥有庞大的销售、维修、服务等专业人才队伍,具备打造全新的汽车后市场服务模式的优势。”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表示。(张洁 任准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