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每个1400元GPS沙井盖因成本过高被搁置

25.05.2015  11:16

暴雨季节又杀到,东莞沙井盖还好吗?两年前,东莞市城管局已在市中心广场和鸿福路试水使用“数字城管”监管沙井盖。这些新型沙井盖内嵌GPS芯片,只要盖子移位便会激发报修。近日,南都记者获悉,曾一度被寄予厚望的这套井盖管理系统由于成本过高、技术待完善等原因,目前已暂被搁置。对此,东莞市城管局回应称,会继续关注新技术动态,目前沙井监管主要靠“信息采集员发现上报”。

沙井盖仍靠人工采集监管

2010年,东莞长安发生了新莞人女子在暴雨中掉下沙井丧命的惨剧,引发备受关注的“谢海君寻妻”事件,由此引发出东莞官方对沙井盖的安全监管探讨。

2013年6月,南都独家获悉东莞市城管局已提前在市中心广场和南城鸿福路上,进行铺设新型沙井盖数字化管理技术。据悉,这种新型沙井盖监管主要依靠现代物流网信息技术,一旦大雨致沙井盖移位,“数字城管”数据库会立即报警,并根据沙井盖里的GPS芯片定位,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将处理指令派单给属地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前往处置排险。

早在当时的评审会现场,就已有专家成员宋光辉提出应推广此井盖监管系统,但城管局总工程师陈烁钊就解释称,这种数字化监管的沙井盖单价高达1400元,只能“一点点做”。

现在,这套曾经有望全市推广的井盖监控管理系统已暂时搁置,东莞沙井盖监管“主要依靠信息采集员发现问题并上报”。至于市中心广场和鸿福路之前试用的GPS井盖监管系统目前是否仍正常运作,城管局方面未正面回应。

等待GPS井盖降价再推广

难道市中心广场和鸿福路这些单价高达1400元的GPS沙井盖就白试了?

对此,东莞市城管局方面解释称,井盖监控管理系统为“数字城管”系统的一个扩展应用,由于成本过高以及相关技术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根据东莞市财政预算安排,东莞市“数字城管”系统一期暂未考虑井盖在物联网方面的建设。

同时城管部门亦承诺“数字城管”上线运行后,数字城管覆盖范围内的井盖都会纳入监管,只是目前一期未有专门的沙井盖管理系统而已。不过,城管局称“会保持对物联网技术和沙井盖管理相关发展动态的关注,等待成本降到一个合理水平后再研究试行建设。”

“数字城管”在推进 垃圾桶也要编号

实际上除了沙井盖的造价高,暂时搁置之外,“数字城管”的建设仍在推进。除了沙井盖,细致到每座公厕、每棵绿树、每个垃圾桶全部要专门编号,建立“身份档案”,所有的市政、环卫等城管设施都要进行分类标识。一旦发现问题便实现快速处理,公共设施不再成为“杀人设施”。

按照设想,“数字城管”将拥有庞大的数据库,拥有三维实景监控、物联网技术的沙井盖和路灯监控系统、云计算和城管手持终端,乃至城管微信、全民城管APP等先进设备提供的管理数据,且将接入像公安、水务等20多个部门的数据网络,搭建起庞大的数据交换共享的平台。东莞市城管局透露,目前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已完成市级平台和数据普查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一期的四个街道及松山湖五个区级平台亦按计划配合市级平台的进度同步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