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沙湾留耕堂首次迎来国潮鱼灯展

05.10.2022  10:03

留耕堂国潮鱼灯展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 摄

大洋网讯 以鱼为形,以竹为骨,通体透亮,色彩鲜艳,这样活灵活现的鱼灯“”进沙湾留耕堂,璀璨光彩照亮古祠,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拍照。随着2022“沙湾鱼灯”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具有近750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湾留耕堂首次迎来国潮鱼灯展。

国庆假期,番禺区沙湾古镇景区举行“鱼灯璀璨·沙湾古韵——2022‘沙湾鱼灯’文化节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沙湾鱼灯”作品展、留耕堂国潮鱼灯展、国潮提灯体验等,擦亮沙湾古镇“中国鱼灯艺术之乡”文化名片,助力番禺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10月1日至6日,留耕堂参观时间延长至傍晚六点半,国潮主题鱼灯展示集中于此,祠堂融入国潮元素,一条条灵动精巧的鱼灯,配以步步生莲的设计,加上盏鬼有趣的粤语本字,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本次系列活动结合“国潮风”,将年轻元素注入历史文化之中,尽显活力及魅力。传统汉服以及国潮、国漫的兴起,是时下年轻人讨论和关注的热点。

沙湾鱼灯成为番禺文化名片

古沙湾河网交错,村民临水而居,人们对“”有着独特的感情。居住在此的人们经常下河捕鱼捞虾,渔民把扎作灯笼的技艺运用到捕虾所用的虾笼上,沙湾渔民的小孩利用编织虾笼所剩的竹篾编织成鱼形小灯,这便是鱼灯的雏形。后来,鱼灯发展为手提灯,因取“吉庆有余”的谐音,而被沙湾人称之为“鱼灯”。每逢正月初一或八月十五等传统节庆,沙湾人便会扎好各种形状的鱼灯。小朋友手提鱼灯穿梭在古街古巷,后来逐渐演变成鱼灯巡游的习俗。

2014年,沙湾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鱼灯艺术之乡”。如今,富有水乡特色的沙湾鱼灯成为番禺文化名片之一。

沙湾鱼灯:作为番禺沙湾的传统民间艺术,富有水乡特色的沙湾鱼灯,其扎作、展演的历史由来已久,传承数百年魅力不减。

留耕堂:即番禺沙湾何氏大宗祠,是沙湾何族礼祀初世至五世祖先的始祖祠,始建于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至今有近750年历史。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