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没有技术升级的互联网转型是一次“死亡之旅”

12.09.2015  12:45
如果你有一台智能手机,但是你从来没有在手机上买过任何东西,你没有用网上银行,那你现在就可以离开我的会场了。”9月11日下午,在佛山“互联网 ”博览会“互联网 制造”论坛上,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当着在场的听众直言。

  “如果你有一台智能手机,但是你从来没有在手机上买过任何东西,你没有用网上银行,那你现在就可以离开我的会场了。”9月11日下午,在佛山“互联网 ”博览会“互联网 制造”论坛上,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当着在场的听众直言。

  他认为,中国现在所有的流动人口中,70%都是80后;中国现在每年有250万创业人士,100%是80后。中国现在哪个电影好看,哪个汽车好买,哪个服装品牌受欢迎,哪个说了算?80后说了算。吴晓波的话音刚落,现场先后响起两次掌声。

  他建议说,第一代的佛山企业家要意识到,世界已被托付给80后。佛山要专心实现“互联网 ”,一定要把世界交给现在在座的80后、90后。然后,还可预见在未来的5年里,可以看见佛山在中国地区源源不断地创新、发声,3年后、5年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随着年轻人的登上一线,我们会看见一个新的中国,新的佛山。

   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以下为现场录音整理,有所删减

  未来5年中国制造业面临一次大淘汰

   制造业今天面临怎么样的困局?或者说佛山的实体经济,和在浙江、江苏、山东同样看到的一个情况是,实体经济今天的竞争十分激烈。 中国的民营经济规模非常大,到2013年时,中国制造业产能在全球制造业产能占比中达到28%,这个是一百年来第一次有一个国家在制造业领域内超过了美国,美国现在才27%。所以, 2013年以后,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

  然后我们回顾一下,1978年,当时中国是制造业小国,当时处于商品短缺经济时代,我记得1978年时,香港商人霍英东受邓小平的委托,在广州建了个酒店——白天鹅大酒店,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霍英东在他的回忆录里面说,我建白天鹅大酒店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配件都是从香港运进来的。那个浴缸的木塞子,在全中国找不到一家工厂可以帮他生产。

  1978年,德国大众来中国地区投一个汽车厂,先开了长春一汽,然后是武汉二汽,第三开了上海轿车厂。三家厂里面,技术能力比较好的还是上海轿车厂,在上海设点。然而大众的工程师跑来看后,回去跟德国的总部说,我们在上海轿车厂看到的所有轿车工业的基础设施都是1940年代末的、希特勒时期的,如果是要生产桑塔纳,需要重新选块地,重新建个制造工厂,所以整个上海轿车厂被搬迁,在上海郊区安亭选了块地,重新建了个厂,这就是现在著名的桑塔纳工厂。

  一直到今天,我们开始做袜子、皮鞋、衬衫、西装,做所有的电器,到2011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超过美国。前两天,大家知道,苹果刚刚发布了新的苹果产品,百分之一百的产品是在中国的无锡和河北廊坊工厂生产,我们国内企业能够生产这些产品。但就在我们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制造业基地的时候,我们的制造业,我们的企业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局,为什么呢?困难来自哪里?

  我认为来自36年来,中国制造业靠什么发展起来的呢? 靠made in China发展起来的,第一靠成本,第二靠规模,有各种各样的成本,如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政府给税收减免,两免三减半,所得税返还等

  当我们依赖的这些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税收成本、环境成本的优势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之后,怎么办呢?我们向市长、向县长要一块地,然后做全球最大的工业园区,进行规模生产。

  我记得20年里,我曾经有几次,有企业主开着车让我进他的车间,跟我讲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皮鞋生产车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西装生产车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工作服生产车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冰箱生产车间……

  今天,大家发觉出什么问题没有? 36年来,走到今天,我们的成本优势上升了,我们的土地、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 我最近投资了一个项目,做智能手环。富士康成为我的股东,我去富士康去看,富士康跟我讲说,你们知道富士康在中国有多少工人吗?富士康在中国有130万工人,130万人,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我们一线工人的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3%,于是郭台铭下死命令,要求中国地区的富士康未来的十年内,要制造100万台机器人,代替原有生产线的50%的生产能力,否则他就要离开中国区。

  现在中国是一个产能过剩的时候,我今年4月份去中南海参加李总理组织的一季度经济座谈会,我是第6个发言的,我前面5个发言的是中国最好的宏观经济学家,他们一致地跟总理说今天的中国市场经济,什么叫新常态? 今天中国的新常态叫通货紧缩,经济学有两个概念:供给与需求,通货紧缩就是产能无限制的大,老百姓需求不足,然后跟总理说,在未来五年都是一个通货紧缩期,即一个产能很大,消费不足的时期。更糟糕的是什么呢?这5个人说,全球经济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中国还是好的。

  我不知道昨天上午的开幕式有多少人参加,在昨天开幕式上,方洪波作为佛山企业家,他给我印象很深。因为他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困难不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即使没有互联网,我们也已经很困难”,他没有讲为什么我们已经很困难,因为36年来,made in China形成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两大战略性优势已经丧失,所以我们必须要离开旧世界,这个靠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形成的旧世界,我们要去到一个新的世界,这次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迭代

   在未来的五年内,我认为不管怎样,中国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将面临一次强制性淘汰,有一个旧世界道新世界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今天这么多朋友在这里,5年后,如果还有20%人还能够留在现场的话,已经非常行了。 你们信不信我说的这句话?你们可以试试看。这一次大面积的淘汰,很多人是因为不适应新世界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消费模式,生产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企业要进行互联网要素改革

  本次互联网 论坛是本年度中国最大的活动,大家会问什么是“互联网 ”。今年我第一次来佛山,是我写完马桶盖的文章之后,佛山的陶瓷企业请我过来举办了一次论坛。

  在这次论坛上,有卫浴老板是从唐山、江苏过来的,与佛山本地的陶瓷企业主,我们大概进行了将近2个小时的互动。其中有半个小时时间,大家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到底是“互联网 ”还是“ 互联网”。

  这是我们所有传统制造业企业在互联网浪潮来临第一个思考的问题,就是你加我还是我加你, 我认为在讨论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在思维深处还没有接受说互联网对我们带来的是生态性革命。你还在讨价还价,你还希望在旧的世界里面,加一些新的元素,让我们这个企业完成再造。 所以我希望我们下午这个互联网制造论坛讲完以后,当大家离开这个会场,我们从此以后不再讨论互联网 还是 互联网。

  互联网是什么?英文名叫internet,这个名词在美国出现是90年代初,大概在1995年的时候被引进到XX的市场,我们现在把他叫做互联网,在它第一次进来的时候,我们是叫信息高速公路,这个词非常准确,我们原来是旧世界,旧世界是乡村道路,信息道路,是省道系统,我们现在是要转移到信息道路上去,所有的车都要离开这些省道线、乡村线,要进入到信息高速公路路上去。

  所以不是互联网 ,也不是互联网,而是整个企业要进行一次互联网的要素改革。 这是第一个的,所以以后不要讨论到底是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这是一个伪命题。

   第二个伪命题是,怎么做互联网? 前年,有个浙江温岭的学生来听课,他是做运动服装类的老板,做的挺大,当时有1个亿的销售额。当时还没有互联网,但课程是关于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接受信息化革命的浪潮,接触电子商务。他听完课后跟我说,听懂了。

  今年年初,他又来听课,我问他做得怎样。他回答说,吴老师,回去以后我和高管一道努力开始做电子商务,5亿的销售额中要有10%的销售额搬到网上去,3年内要让50%的销售额搬到网上去。但一年下来,参加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的各个活动,5亿的销售额中确实有六千万销售额在网上完成了,但我却亏了500万。他说,吴老师,你的课讲错了,要求退学费。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传统企业主理解的“互联网”,就是把地面的50亿销售额、20亿销售额一点一点搬到网上去,但其实网店成本比地面的还要高,你要买直通车,你要买竞价排评,盈利都被阿里巴巴赚走了,我跟他开玩笑说,2014年,阿里巴巴净利润达44.6%,而制造业利润却只有10%。

   第三个问题,每一家都说要做粉丝经济,但怎么做? 当从旧世界进入新世界时,首先发现的问题是市场环境变化的问题,第二个就是说市场环境所造成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个逻辑不是你认为的那个逻辑。李宁是中国最伟大的体育运动员,在三水健力宝李经纬先生的帮助下,做了一个李宁品牌服装。1990年,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做品牌的体育用品,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一个品牌。到2010年的时候,已经20年了,已经是国内第一运动品牌公司。但2014年下半年,李宁出现亏本。4年里,李宁做错了什么?李宁什么都没做错,错的是他成为试验品。20年间,在中国市场做到第一名的时候,就是在中国所有企业最危险的时候,因为她没有可模仿跟进的目标。另外,2010年,春季乔布斯发布ipad,从此全球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开始流行,在座的80后、90后会选择在京东、天猫、1号店、唯品会去买,而不是在7000家李宁实体店买。

   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互联网 ”要完成哪三大要素更新?

  长期以来几乎可以说,中国的皮鞋、牛仔裤、T-shirt几乎所有快消品的定价,在中国,大部分它的定价的东西在经济上是依赖于成本评价,如生产线成本,仓储成本、物料成本、营销成本、毛利润、最终成本加在一起,就是西装的价格。

  家电也好、服装也好,成本定价模型,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制造业模型。为什么?因为在每个行业中,你和你的竞争对手的成本是类似的,就在打价格战中,看谁能把某一个成本量打到最低,但现在问题在哪儿?问题在于所有的成本都在提高,盈利的需求成本我们降低了利润,同时放慢了产品研发创新力度。

  凯恩斯说过,任何商品的最终定价取决于消费者的心理。这件西装、这朵鲜花值多少钱,跟他的成本没有一毛钱关系。苹果卖多少钱,他的定价跟你有关系,你会算出成本吗。要解决它的直接问题——消费者心理。

   互联网新经济怎么样,我们这么多传统企业,我们做卫浴的、家具的、电器的,肯定都是传统企业。这个世界上没有传统企业,只有传统的人。新型的企业只跟思维有关,企业制造是新制造还是旧制造,跟你在地面卖还是网上卖,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有关系的是什么?有关系的是你通过“互联网 ”,是否完成这些要素的更新。

  制造企业升级买单靠谁?中产阶级

  今天中午,汇丰银行一位管理者告诉我,中国现在每天拿出来100万美金做净资产理财的有100万人,中国每天能拿出10万美金有1000万人,中国现在的私营企业主1068万,中国的个体工商户3600万,加在一起4700万,相当于两个台湾省和一个整西班牙的经济总量,再加上中国几千万的公务员和中心第二线城市靠房地产、股票赚钱的人加在一起估计可达1.3亿人,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

   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买单人是谁?就是这批人。今天,只要你在中国地区认认真真做好一个商品的话,认真做研发,把这个行业打通打透,在中国一定有这批人愿意为你的付出买单。

   整理:欧阳少伟

   图片:戴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