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首日大盘压力不小 后市或徘徊2500点

17.11.2014  18:22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7日讯 今日,受益于沪港通开闸消息,两市大幅高开,但开盘后,却集体跳水,并一度翻绿。早盘,创业板表现令人意外,小幅低开后随之大涨,截止午盘收盘前大涨2%左右,沪港通的开通或使前期蓝筹股获利资金反手大炒小盘次新股。午后,股指继续维持窄幅震荡走势,银行、保险、券商全线下挫,拖累行情,小盘股表现活跃。截至收盘,沪指报2474.01点,跌0.19%,成交额1992.65亿元,深成指报8283.80点,跌0.52%,成交额1550.21亿元。创业板指报1471.68点,上涨30.47点,涨幅2.11%,成交295亿元。

  板块来看,天津自贸、京津冀、高铁等近期大热的板块今日再度大涨。国产软件板块亦掀起涨停潮。技术面看,今日沪指受沪港通影响,盘中一度创出新高,最终收出大阴线。而今日更像是再次确认短期头部,之前几个交易日沪指收出两个高位阴线十字星,今日再收高位阴线加之量能的极度萎缩,短期头部异常明显,调整态势一触即发。

  值得注意的是,沪港通今日开通北火南冷,买入A股的资金远超买入港股。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沪港通总额度5,500亿元,其中北向投资的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每日额度为130亿元;南向投资的港股通的总额度为2,500亿元,每日额度为105亿元。同时,早盘,沪股通首笔成交:伊利股份,32700股,成交价26.00元/股。港股通首笔成交:长江实业,8000股,成交价142港元/股。

  午后,沪股通的额度已经用完。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要综合评估机制的表现,交易额仅是其中一个因素,其它重点包括风险管理、股票交易以致离岸人民币系统运作畅顺。他强调,暂时未有上调额度的时间表。另外,分析认为,额度消耗差异的原因可能包括:1,港股和A股交易规则也可能是产生额度消耗的差异,A股交易是t+1制度,当天买入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出。港股采用t+0制度,当天可随时买卖。而今天A股上证指数和港股恒生指数都是高开低走,不排除港股投资者买入后抛出可能,而上证指数相对更强。2,港股通投资门槛之一是50万人民币,沪股通没资金限制。3,内地和海外融资成本不同,海外融资成本更低。4,参与者结构不同,据此前券商分析,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的内地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和私募为主,投资A股的目前则是对冲基金所持资金更多。

  对于后市,分析认为,短期大盘会在2500点附近震荡。操作上,券商板块可以长期跟踪,但短线有回调风险。近期,可以重点关注前期被错杀的创业板个股,比如具备业绩支撑的优质创业板个股。

  A股市场板块及个股涨跌幅排行

  外围市场

  截止发稿时

  指数名称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恒生指数   24087.38 67.44 0.28%

  日经225指数 17490.83 98.04 0.56%

  韩国指数   1945.14 -15.37 -0.78%

  澳大利亚指数 5447.50 -6.84 -0.13%

  新西兰指数  5490.79 20.45 0.37%

  标普500指数 2039.82 0.49 0.02%

  道琼斯指数  17634.74 -18.05 -0.10%

  英国指数   6654.37 18.92 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