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河南南水北调移民较搬迁前收入翻倍

23.07.2014  22:47

  中新网郑州7月23日电(记者 李志全)河南省政府移民办主任崔军23日表示,该省强力实施“强村富民”战略,全面促进移民群众发展致富,移民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4200元增加到去年的7500元,发展快的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崔军在当日举行的媒体集中采访座谈会上介绍,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征地移民任务最重的省份,搬迁安置群众22.04万人,其中丹江口库区移民16.54万人、731公里干线征迁群众5.5万人,征用土地61.7万亩(其中永久用地40.1万亩)。

  崔军说,特别是丹江口库区16.54万移民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圆满完成搬迁任务,顺利实现了河南省确定的“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搬迁目标。

  移民工作素来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崔军说,河南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愚公宁移山不移民,充分说明移民工作的之难。动员移民搬离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前所未有。

  “移出来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据介绍,为加快移民迁安进度、提高移民安置质量,河南专门印发有关方案,制定出台了一揽子支持移民安置的优惠政策。省直36个部门都根据要求制定了具体细化措施,向移民迁安市、县作出了倾斜支持,累计支持资金达50多亿元。

  崔军说,在规划设计上,河南坚持实行以土为本,大农业安置为主,确保农村移民人均水浇地1.05亩或旱地1.4亩;在居民点选择上,坚持“三靠近”原则,使居民点尽量靠近主要道路、城集镇和产业集聚区,方便移民生产生活;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交通、电力、供水等详细勘察设计,保证移民安置方案可行可靠。

  移民搬迁后,河南确定了“强村富民”的总体思路,提出丹江口库区移民收入3年内达到当地居民平均水平,2020年达到小康水平的发展目标。

  他们举办培训班,提高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在产业培育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不搞“一刀切”。目前,辉县市仓房、新郑市观沟、宛城区清风岭等地的种植业,该省中牟县北沟石井、许昌县朱山、淅川县柴沟等地的养殖业,原阳县狮子岗、郏县马弯、辉县侯家坡等地的加工业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崔军介绍,目前,丹江口库区移民发展各类项目686个,投资10亿多元,208个村有150多个村集体经济初具规模,年收益50万元以上的移民村有20多个,高的像辉县侯家坡村达到200多万元,少的也有数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