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地震局努力构筑防震减灾“安全网”,让全体市民安居乐业

19.08.2014  13:16

        祈愿千年不震 不可一夕无防
        河源日报报记者 高芳芳
        【核心提示】
        8月3日,是一个举国悲痛的日子,云南鲁甸发生了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再一次展示了他强大的破坏力。
        河源是一个水库诱发地震多发区,又处在河源—邵武断裂、人字石断裂、灯塔—客家水断裂、石角—新港—白田断裂、洞源—下屯断裂和南山—坳头断裂等断裂带上,中强地震时有发生,自历史记录以来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最大一次为1962年新丰江水库蓄水后诱发的6.1级地震。而自那次以后,中小地震活动一直较为活跃,已发生4级以上地震47次,是我省地震活动相对频繁的地区之一。2010年5月份,我市正式成立地震局,部署开展防震减灾相关工作。
        自成立以来,市地震局积极开展全市范围的防震减灾工作,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指挥中心、设置地震避难场所、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广泛开展地震知识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提高人们对地震的认识,让市民掌握更多的逃生技巧。
        因其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市地震局曾获得2012年度“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全国地市级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度“广东省地级以上市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东源县M4.8级地震发生后,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就对我市地震应急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打开市地震局网站,“祈愿千年不震,不可一夕无防”的标语立即映入眼帘。绷紧安全弦,加强地震监测,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多方位、多角度构筑地震防线……市地震局正努力构筑一张防震减灾的“安全网”,让全市民众能够安心、安全、安定地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小城。
       
        【基础设施建设】
        25处地震监测设施实时监测
        地震台的主要功能就是监测预报地震,主要任务是实时监测地震的发生,对地震前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力争对震情趋势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类省级以上地震监测设施22处,再加上水库库区内的新回龙、径尾、锡场等3个正在建设的地震预警台,我市共有25处地震监测设施实时监测。
        新丰江中心地震台负责我市大部分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建成50多年来,新丰江中心地震台经历了观测、改造、调整、搬迁、新建和扩建等发展过程。目前是我省开展地震观测项目最多的综合性地震台,也是我市的主要地震监测设施。
        新丰江中心地震台现拥有测震台网、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电磁等四大地震监测学科。新丰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属国家地方性台网,下辖19个子台;新丰江大坝数字强震动观测台阵,由分布于地面、坝腔和坝顶的16个测点组成。此外“十一五”期间我市还新建了新丰江、东埔小学、萧仙中学等3个强震台。
        近年来,东源县锡场镇附近多次发生震级超4级的地震,为更加准确的监测当地的地震,实现广东省地震台网中心对该区域实时监控,今年5月我市开始在新回龙、径尾、锡场3地新建3个地震预警台,目前正在进行台站建设,预计本季度可完成土建工程。
       
        新丰江大坝定期“体检
        对于每一位河源人来说,地震一旦发生,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新丰江大坝。大坝的稳固与否,事关几百万人的安危,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固,是各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丰江水库大坝,1960年建成,距河源市区6公里,为混凝土结构,新丰江大坝抗震设防烈度达9.5度。大坝设计是由19坝段组成,每段相对独立,设计已考虑受战争或地震影响的情况,即使局部受损也不会影响其他坝段。
        新丰江大坝于1998年在国家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办理注册,注册等级为甲级(属最高安全等级)。此后每5年进行一次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大坝安全注册自查。运行至今,注册等级仍保持甲级。
        新丰江大坝建立有项目齐全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2001年建成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2007年实现与国家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联网,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可自动实时测量、记录和定时上传,大坝运行情况和运行性态可随时调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2011年,国家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组成专家组开展了新丰江水电站大坝安全全面检查及风险评估、预控,经过一年多收集分析资料和现场查证,大坝中心提交的报告主要结论表明:新丰江水电站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2012年—2014年,我市发生超过4级的地震4次。新丰江发电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水工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山体及库岸、厂房建筑物、办公区域建筑物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组织水工专业技术人员对地震前后的大坝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现场检查和分析监测资料,结果表明:新丰江大坝各项监测数据变化幅度均处于正常范围,电厂各类水工建筑物及机电设备等均未受到地震影响和损害,新丰江大坝运行正常。
       
        15处避震场所要知道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大震发生后,临时安置受灾群众的场所。它的建设,是利用现有的公共资源,配套完善相关的应急设施,达到提供基本生活、医疗等保障的要求,从而起到迅速安置灾民的作用。
        当大震发生时,哪里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我们该往哪里躲?市地震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已经建成15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并在显要位置设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一旦地震灾害来临,这15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可以临时安置近50万受灾群众,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医疗等保障。
          全市15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序号 避难场所名称 地址
        1 河源文化广场 市区沿江东路
        2 中山公园 市区公园路
        3 卫星公园 市区卫星路
        4 塔下公园 市区南堤路
        5 客家文化公园 市区永和路
        6 全民健身广场 市区永和东路
        7 和平县东方名座 和平县福和大道
        8 和平县福和花园 和平县福和大道
        9 和平县御水花园 和平县龙湖小区
        10 龙川县文化公园避难场 龙川县文化公园
        11 龙川一中高中部避难场 龙川一中高中部
        12 紫金县文化体育全民健身广场 紫金县城
        13 紫金县安良避护场 紫金县中山公园广场
        14 紫金县城南避护场 紫金县文化体育广场
        15 连平县文化广场 连平县元善镇
       
        【应急救援方案】
        完善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
        破坏性较大的地震一旦发生,及时有效的救援就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这时就成为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中枢神经”,协调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
        河源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于新丰江中心地震台,是我市开展地震应急决策和应急救援指挥的场所,平时也是地震趋势会商和技术培训的场所,该项目于2005年5月开始启动建设,2006年10月投入试运行。
        但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有些功能在设计时未曾考虑,造成现有技术系统功能上的不足。为此我市去年对指挥中心的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中的视频会议系统、IP电弧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进行了完善,达到了与广东省指挥中心和应急现场视频同步,大大提高了其应急指挥作用。
        市地震局局长朱镇强介绍说,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分为两大类:平时和震时。平时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主要是与省指挥中心间进行视频会议、学术报告、讲座等,实现信息的互通;震时,指挥中心一方面与省连接,互通信息进行紧急会商,另一方面,制定出本地区的应急辅助决策报告,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救灾建议等。
       
        千人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
        有了完善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那我市的救援力量怎样呢?朱镇强说,当前我市已经整合成立了千人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一旦出现破坏性地震,将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
        我市充分发挥公安消防、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以及交通、卫生、建设、电力、通讯、水利、矿山救护等方面的救援救助力量的作用,整合资源,建立以消防武警官兵为基础的地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我市积极对这些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专门的应急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救援能力和救助水平。
        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壮大地震灾害救援力量。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是防震减灾队伍、尤其是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补充。在地震灾害发生之时,进一步发挥志愿者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更多地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粤闽赣湘4省6市地震联防协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是一项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在当前没有有效预测预防的条件下,与周边城市加强联合,区域间加强地震学术、知识、资料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充分发挥联防区域内的所有防震减灾力量,更有效地防御与减轻本联防协作区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粤闽赣交界区地震联防协作区成立于1992年,范围包括4省6市,包括广东河源、梅州、韶关,江西赣州,福建龙岩,湖南郴州。
        联防协作区成员将加强联防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工作。定期交换地震监测与前兆资料,加强防震减灾新技术、新方法方面的交流;不定期召开科研学术交流会,加强地震学术、知识、资料方面的交流。
        联防协作还有助于增强地震救援方面的力量,联防协作区内任何一市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其余各市应在第一时间内在救援力量、物力以及技术上无条件支援。
        联防协作区各市在联合协作中相互之间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联防协作交流的技术信息、经验资料、地震监测联网资源共享。对等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互惠互利。
       
       
        【防震减灾服务】
        5社区获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地震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破坏力极强。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多掌握一些地震及逃生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市地震局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地震知识进校园”、“地震知识进小区”等活动,提高了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和应急救援能力,获得广泛好评。
        为提高基层的防震减灾能力,市地震局积极推动我市各个社区积极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在广东省首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名单中,我市5社区榜上有名,其中两个国家级,在全省排列第三位。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要求日常工作中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排查,社区内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基本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基本消除地震安全隐患;制定有地震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防震减灾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社区内有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经常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居民防震减灾意识较强。
        朱镇强表示,我市旨在通过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防震避震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完善社区内各单位的应急预案、避难通道以及避难场所的建设,以加强社区防震减灾能力,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我市地震安全示范县(区)建设,并计划在5年内完成地震安全示范城市的建设任务,将我市建设成美丽安全的家园。
       
       

       
        http://epaper.heyuan.cn/viewpaper.htm?pic=/2014/20140818/hyb8b8blmc8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