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上下巡 清兮流溪水

22.08.2017  09:34

①图右侧为流溪河出口,左上为白坭河。二河交汇后再与西南涌合流,进入珠江西航道。

②贤鲁岛风光优美,适合休闲旅游。

③贤鲁岛上的小羊。

④流溪河在花都的河段上,有专门清扫垃圾的船只。

⑤花都杨三村的村书记高健宏,他是这段河的河长。

⑥人工湿地,可过滤生活污水。 

砥砺奋进的五年

大洋网讯 在连续一个多月的十余次实地采访后,“溯源流溪河”系列报道接近尾声。

作为一条全流域都在广州行政区域内的河流,流溪河对于广州市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从古代起就是广州北部农贸的重要水道,又曾是广州重要的饮用水源;陌生,是因为它离中心城区有相当距离,许多市民并不熟悉这条河上游下游的水土风情、人文地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重视发展的均衡,探究环境与发展的双赢。“溯源流溪河”系列报道,正是希望从起源、生态、人文、历史、发展等诸多角度,挖掘流溪河全域全貌,回顾广州对自身环境资源的保护付出的努力、分享流溪河流域经济的创新经验、展望城市发展与河流保育的长远规划。

在最后一期的采访中,全媒体小分队来到了流溪河的终点,调研广佛交界水文特点;更通过实地采访不同河段的基层河长,了解广州市对流溪河水体保护的长期规划。  

流溪西去

流溪河自东北向西南,穿越整个广州北部,流域达2000多平方公里,因其最终经广佛界河白坭河汇入珠江,因此也是名副其实的广州母亲河。在经过156公里的行程后,流溪河水在广佛交界处汇入白坭河,然后一同形成珠江西航道的干流,滚滚向东流去。

这一次全媒体小分队来到了流溪河的下游的最后一段——流溪河口。在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的贤鲁岛上,记者站在位于江岛东部河堤上,向东眺望流溪河口,想象这股水流如何自从化深山蜿蜒而来,汇入滔滔江流。

在贤鲁岛上远眺,来自东北的流溪河汇入来自正北的白坭河后,与来自西南方向的西南涌,交汇成一片宽阔的水面,旋即向东南一路奔去——那便是珠江的西航道。俯瞰四股水流在此相会,就知道什么是江河气魄。贤鲁岛有如这个水上十字路口上的守望者,千百年来见证着这三大支流如何碰撞激荡、船只穿梭往来。

贤鲁岛前白鹭飞

贤鲁岛,地处里水镇东北部,与广州白云区鸦岗隔江相望。是一个四面环水的乡村生态岛屿,被西南涌、白坭水道和流溪河三江环绕,是广佛交界处为数不多的无工业“江心岛”。岛上驻有贤僚及鲁岗两个行政村,因此,当地人叫其作“贤鲁岛”。

南海里水贤鲁岛最东端的河堤外围,有一片1500平方米左右的天然滩涂。前两年当地政府将其改造为观景公园,名为“渔乡情缘”。记者看到,公园内立了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在这里可以最近距离、全视觉欣赏到流溪河、白坭水道以及西南涌三江汇流的壮美景观。

全岛陆地面积约7.8平方公里,为大坦沙的两倍多,岛上常住人口约5500人,至今仍保持着原生态自然景观,岛上以农业种植为主,高标准农田面积约8000亩,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一群白鹭从白坭河的方向飞来,掠过三江交汇处一个小小的江心岛,又向东南的广州市区飞去。

客家人自流溪下

记者在贤鲁岛上采访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也许可算是流溪河流域文化传播的一个例子。在岛上,有一条名叫北洲村的自然村,村民500多人,村里老人个个都用客家话交流。经过询问,原来北洲村是佛山南海唯一一个有客家人聚居的村落,至今上了年纪的人还用客家话交流。

佛山南海明明是广府文化圈的核心区域,为何会出现一条客家村?原来160年前,北洲村的先祖是广州花都一带的客家人,因为前来贤鲁岛务农工作,随后把家眷也带过来,慢慢才建起了聚居的村落。流溪河,源自从化的客家文化聚居地,“长途奔袭”后,汇入广佛交界的白坭河。也许正因为流溪河的存在,南海里水也因此有了一段客家人的“缘分”。

广佛沿河唇齿依

广州与佛山两市,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市接壤区长达200多公里,其中南海区与广州的接壤边界就有94公里长。在这条绵长的接壤线上,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河流来划分两市区域,因而这部分河流统称为“广佛界河”。据了解,广佛跨界河涌共有23条,主要分布在广州的白云、荔湾、番禺,以及佛山的南海、顺德等区。

记者从佛山市环保部门了解到,佛山环境保护委员会近期针对广佛跨界河流污染整治,密集召开“河长”约谈会。本月就水口水道流域治理发出首号《市委书记市长环境保护督查令》,由佛山市长朱伟约谈南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

水口水道起于里水镇草场,终于大沥镇沙溪,汇入珠江西航道,是广佛跨界重要河涌之一。督查令要求,水口水道水质在今年第四季度基本达到Ⅴ类水标准。

目前,《佛山市南海区水口水道流域水质提升实施方案》已正式出台。针对水口水道流域治理,南海区正推进生活源、农业源、工业源、内生源、主干支涌、综合管理措施六大板块合计115项工作任务,总投资额约38.3亿元。

沧浪之水

流溪河是唯一一条水源全流域均在广州市境内河流,被誉为广州的母亲河。虽然目前广州的自来水厂已经极少在流溪河取水,但广州人对流溪河的治理和保护并未松懈,而且从水安全的高度统筹规划、实施流溪河全流域的利用与保护。未来流溪河将成为广州的战略水源地,即便不算北江、东江、西江水源,广州本地水源也能够保证全市半年的饮用水需求。

基层河长:每天半小时巡查所属河段

广州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流溪河流域已落实市级河长1名,区级河长36名,镇街级河长115名,村居级河长219名,总共形成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河长共371名。为了走访河长制的落实,全媒体小分队首先来到上游的从化区良口镇。

从化区良口镇塘料村村书记严锦钊就是一名村居级河长,村口的流溪河俗称“英豪水”。严锦钊说:“我们村是在流溪河北岸,我负责的范围是3.44公里,每天都要来巡查一次,我通常是傍晚时候来,半小时就能走完。

严锦钊表示,目前村里已经没有小工厂,畜禽养殖也已经全部清理完毕。“去年12月底,村里的最后一个养鸡场也关闭了。村里人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此外就是水源涵养林的补贴,全村800多人,每人每年能分到335元。”严锦钊说,目前巡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就是从上游冲下来的垃圾。我们一旦发现就会立即拍照并向上面反映,很快就会有人进行处理。严锦钊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不久前发现河道里有垃圾的图片,“是上游冲下来的垃圾,我们拍照后上传河长群,很快就有人前来清理了。

其他河段的执行如何?小分队顺着流溪河一路往下,到了花都区花东镇,杨三村的村书记高健宏也是一名流溪河的村居级河长。巡河也是高健宏每日的“必修课”,他说:“我通常是早上8点多上班之前来巡一遍,大约三、四公里,发现问题就及时拍照并在河长群里反映。除了我自己以外,村里还组建了巡河小分队,流溪河水面的问题有专门的公司负责保洁,我们主要负责两岸的卫生和垃圾等。每天巡查的情况、发现的问题都要拍照、上传,还要归档,建立河长日记。”让高健宏印象深刻的是,前不久巡查时发现有一辆运送污水的车坏在河堤上,“污水已经溢出,流到地上了;我们马上向上级报告,不到1小时就有专门人员前来处理,将坏车拉走。

对于相处多年的流溪河,河长们不仅非常熟悉,也对其充满感情。例如高健宏就很清楚流溪河里哪里有深潭,哪里有小溪。在他看来,推行河长制以后流溪河的水质不断好转,自己开展工作也更加顺手。他说:“过去村里有不少养猪场、养鸡场开设在河边,也有村民投诉猪场脏乱臭,但真正要关掉、拆除还是比较困难,因为大家都是一个村的。现在治理力度大了很多,我们村截至去年底就关掉16家养殖场,今年10月底之前还要拆掉最后3家。

生活污水:排污管网人工湿地双管治

2014年6月1日,《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是广州市首部流域综合保护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实施以来,流溪河的保护有了明显的促进。

对此,严锦钊表示:“从2014年之后,治理力度不断加强,流溪河水质是一年比一年好。

目前流溪河干流上游的水质较好,但下游和部分支流水质仍不如人意。监测显示:从化太平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人和断面水质在Ⅳ类~劣Ⅴ类之间浮动,江村断面水质在Ⅴ类~劣Ⅴ类之间浮动;此外,流溪河89条一级支流当中,仍有29条属劣Ⅴ类河涌。

怎样治水?市水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流溪河的治理,“河长制”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在治水的思路上,主要聚焦在控源、截污、清淤、调水、管理等方面。在具体执行时,要挨家挨户地毯式排查污水情况,清理整顿全流域的各种污染源。另外,基础设施也很重要,所以要加速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怎样控源,怎样截污?针对流溪河的生活污水排放,执行的标准在哪里?《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2020年年底前,流溪河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应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应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目前进度如何?记者从水务部门了解到,流溪河流域内432个行政村(社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完工344个,完工率80%。2018年底前,污水处理设施有望全面覆盖流域里的全部农村。

怎样才能处理农村的生活污水?除了接入排污管网,还有其他形式吗?

在花东镇杨二村,记者看到,村口的菜地旁建起了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村民的生活污水收集后全部流入厌氧池,停留大约6小时,然后再流进人工湿地,通过湿地里美人蕉等植物的根系、泥土进行过滤,污水就能净化,可用于灌溉农田。花东镇副镇长曾广山告诉记者:“花东镇流溪河沿线一共有10条村,杨一、杨二、杨三、京塘、莘田、莘田二、李溪等8个村居为解决污水问题都已建成人工湿地;保良村、石角村已将污水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管网。

治水并非一夕之功,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治水的成效。记者了解到,如今白云区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3座;管网建设完成176.12公里;花都区完成管网建设10.83公里;从化区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1座;管网建设完成33.4公里。污水治理所需的“硬件”配置不断完善,为全流域治水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备用水源:保证全市半年饮用水需求

治水的政策、硬件配套更多是当下的维度。对于河流的长期保育,需要明确的整体定位。流溪河与广州的长期关系,决定着治水思路的高度。广州市对流溪河的有关规划是怎样的呢?

在2014年7月,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广州市流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未来流溪河保护与利用的目标:实施流溪河全流域保护与利用,强化流溪河战略备用水源功能,实现水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

根据方案,到2020年底,完成流溪河全流域主要河涌综合整治,流域内主要地表水体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流溪河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

到2025年底,流溪河上游形成充分满足广州战略需要的饮用水备用水源,拥有稳定安全的广州战略水源格局。这意味着,到2025年之后,就算目前广州主要饮用水源地北江、东江、西江都出现问题,广州本地水源也能够保证全市半年的饮用水需求。

为了做好广州战略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市水务部门也表示,按照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不断加强保护力度。在这一思路下,目前市水务局正开展牛路中型水库的建设。“十三五”期间,广州还在研究沙迳水库的建立、南大水库扩容等工程项目,加强上游的防洪能力及供水保障能力。

水资源的调配、生态保护的补贴,也是立体治水规划的一部分。目前,广州计划完成《广州市流溪河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流溪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加大对流溪河上游从化区的补偿力度,解决从化区水利建设和维护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近年多项治理措施的并行之下,流溪河从整体的规划定位,到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再到不同河段的治理细节,都有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实地走访河长制的执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执行层面的细节,我们也认识到了广州市对流溪河保护的决心与力度。处处能施涓滴之力,代代自有不绝之福。但愿这点滴山溪汇聚而成的流溪河,能一直护佑着广州的未来。

撰文/广报记者杜娟、邓柱峰

摄影/广报记者杨耀烨、龙成通

通讯员刘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