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捣毁一批假食用油 大豆油换标签成山寨“金龙鱼”

11.08.2015  19:24

■警方查获的假冒“金龙鱼” 本报记者 郑家雄 通讯员 谢公宣 摄

东莞时间网讯 7月22日,谢岗镇内再现假冒“金龙鱼”食用油流入餐桌,谢岗警方获取情报后立即予以坚决打击,迅速捣毁了一个集“制售送”一条龙的假冒食用油窝点,抓获制售假的犯罪嫌疑人肖某芳。在这个制假窝点和用油单位,谢岗警方起获已灌装的假冒“金龙鱼”油596支,以有力的措施守住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公司食堂发现假油

7月22日15时许,谢岗公安分局接镇内一石材公司举报称:该公司食堂正在食用的一批金龙鱼食用油很可能为假油,希望公安机关能前来调查。

接报后,谢岗公安分局打假专班立即前往该石材公司开展侦查工作。民警调查发现,该公司购买的这批食用油确实是假冒产品。

当晚21时许,潜伏在该公司内的专班民警果断出击,当场抓获前来送假冒“金龙鱼”食用油的犯罪嫌疑人肖某芳(男,39岁,湖南益阳市人)。经讯问,犯罪嫌疑人肖某芳对制售假冒“金龙鱼”食用油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假冒食用油原料为大豆油

抓获犯罪嫌疑人肖某芳后,谢岗公安分局打假专班民警继续循线追击。在大岭山镇大和农贸批发市场附近一出租屋内,专班民警找到了肖某芳制假的窝点。民警在窝点内查获已灌装的假冒“金龙鱼”油一批、假冒商标标识5000余件及大量包装物加工机械。

据谢岗警方查明,肖某芳一人身兼“制售送”全职。他从长安镇一家超市低价购买与“金龙鱼”品牌相类似的桶装大豆油作为食用油原料,再利用机械大肆加工制造、疯狂销售运送。

在食用油原料到位后,为简化制作步骤以及降低成本,肖某芳从网络上购买了大量印有“金龙鱼”商标字样的标签贴及瓶盖,接着将桶装大豆油上原有的标签及瓶盖去掉,再人工将“金龙鱼”商标及瓶盖贴上,以这样的方式将原有的大豆油摇身一变成为“金龙鱼”名牌食用油。

山寨油直销给工厂企业

据肖某芳交代,为了逃避公安机关对涉“食药假”违法犯罪的侦查,他注重规避打击、减少风险,以上线发展下线的方式,将假冒的“金龙鱼”直销给工厂、企业,且由他本人单独运输搬运。这样一来,不仅更隐蔽,获利更大。

据谢岗警方掌握的情况,该窝点制造的假冒食用油大量流入莞深等地工厂、企业。为了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谢岗公安分局深入开展侦控工作,严密排查追缴假油。目前,除食用掉的假油之外,肖某芳售出的假冒“金龙鱼”均被谢岗警方起获追回。

目前,犯罪嫌疑人肖某芳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谢岗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过程中。

警方提示

真品金龙鱼的特征

1、真品金龙鱼的编码为明显凸起字符,且年月日和分秒都有

2、真品金龙鱼的色泽鲜艳,透明度高,无沉淀和悬浮物,粘度小

3、真品金龙鱼在包装桶的底部中央,有个圆润的油滴标志

4、真品金龙鱼炒出的菜色泽清新,无异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