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把纪律挺在前面 扎牢制度笼子

09.01.2016  22:13

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5年,中央纪委贯彻中央要求,一方面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另一方面修订党内法规,扎紧制度的笼子,让纪律和规矩真正立起来,严起来。

这是不久前,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的述责述廉会议,在会上,各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都要上台述责述廉,台下坐着的不仅有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还有市人大和政协的相关人员。“家里有几套房?”“是只有一套,还是有很多套,卖掉了?”等等尖锐的问题让红脸出汗成了常有的事儿。而像这样的述责述廉会议,成都市每年年底都会来上这么一次,就是为了给党员领导干部醒醒神、紧紧弦,早打招呼早提醒。这也是成都市纪检监察机关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方式之一。

“四种形态”,指的是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2015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而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函询3万多件(次);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16万多人;党纪重处分和作出重大职务调整6万多人;严重违纪涉嫌违法被移送司法机关1万多人。

2015年共计37名中管干部接受组织调查,“打虎”覆盖了31个省区市。同时,中央纪委对周本顺、杨栋梁、潘逸阳、霍克等中管干部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以及多名中管干部对抗组织审查的行为作出了严肃处理。

2015年,逢节必令、逢节必严查、逢节必曝光已经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常态。2015年前11个月,超过4.3万人因违反八项规定受到处理。国内打虎拍蝇、国际织就“天网”的反腐行动不断推进,截至2015年11月,“天网”行动已从68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863人。

2015年,“创新”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词,中央巡视工作创新“一托二”“一托三”的工作方式,完成了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央金融单位的全覆盖。中央纪委向执纪监督方式的改革中寻求突破,手机反“四风”一键通应运而生,让监督无处不在。

2015年,中央修订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三部党内法规,确立了依纪依规管党治党的依据和标准。

制度的笼子已经初步形成,“四种形态”也指明了监督执纪问责的方向,下一步,就是如何保证不打折扣地去执行。

从创新执纪方式抓早抓小,到修订党内法规明确红线,全面从严治党正朝着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方向坚定迈进。目的就是既要坚决打掉腐败存量,也要坚决遏制腐败增量,依靠常态化的制度,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治国必先治党,治党离不开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腐、立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锻造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也赢得了民意和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