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有成效 “暗渠”见天光

01.11.2019  16:19

保洁人员在维护河涌清洁。

大洋网讯 时隔20多年,深涌中支涌珠村段揭盖返清,再次展现在街坊面前。据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天河区持续聚焦河涌治理,一条条臭河涌重焕新颜。今年9月,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公布了2018年度“河湖长制”考核结果,在全市十一个区的治水考核中,天河区获评优秀,治水工作考核得分高达96.05。

深涌中支涌:

当年因污染被遮蔽

一条河涌的变迁史是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生态观念转变史。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天河珠村有一条环村河涌,河涌边绿树成荫,可谓美景如画。站在深涌中支涌边,珠村公司党总支书记潘伟坤感慨万千:“我小时候还在这条涌里游泳,以前我们赛龙舟也是在这里。以前河道绕村,深涌中支涌当时也不叫这个名字,我们管它叫东桥涌,因为这边正好就是环村河涌上的东桥所在地。以前除了能游泳,这里还是很多水上居民撑船来卖东西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旧村的记忆。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开始腾飞,大量外来人涌入了这个村。村民们也开始在河涌边建房经营档口,随着河涌中的水被污染,深涌中支涌珠村段也被水泥路面遮盖,变成了“暗渠”。“一方面村民也是为了拓展地方,另一方面也不得不盖,因为河涌水越来越臭,如果不盖住周边都住不了人。”潘伟坤介绍,于是,这段河涌长年被埋地下,如果不是本地人可能都不知道这里当年还有一条美丽的河涌。

多年臭河涌变居民“打卡点

今年3月,随着治水工作的推进,深涌中支涌珠村段重新迎来生机,正式揭盖复涌。一番整治之后,今年7月,珠村再现20多年前岭南水乡神韵。

刚揭盖的时候,那臭味简直让人不敢靠近;经过整治之后,这里如今已经恢复了鱼翔浅底;加上修建护栏之后,这里已经成为附近居民的休憩点和打卡点。”潘伟坤说。深涌是天河区及黄埔区主要排涝河涌之一,其中中支涌位于深涌流域中部,全长约1.96km,是深涌流域的“主动脉”。所以,就从这里切入,抓住治理深涌的关键。

据悉,根据规划原则,水务部门决定在深涌中支涌珠村暗渠段实施揭盖复涌、改造暗渠截污方式来治水,结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揭盖复涌345米,对沿线涉及的114幢房屋,整治了2812个大小直排污水口,入家入户改造了54个化粪池、11个厕所、2个厨房,拆除乱搭乱建、建设2米巡河通道,打造岭南滨水骑楼,引入上游清水,恢复、提升河涌生态自净系统,“黑袍”已脱,实现了业态、环境、文化等多方位提升,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营造岭南水乡风情。

拆除涌边房屋从自家人入手

拆除涌边的房屋,正是揭盖复涌的难点所在。面对困难,党员干部从容易的事做起。潘伟坤就先拆自己父亲店铺开始,其他党员、干部也从亲戚朋友入手。这样,观望中的村民就有样学样,令拆建工作较顺利地进行。中支涌治理过程中,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甚至有些居民自愿让出2米巡河通道,还有居民表示要给施工单位送锦旗以表感谢。

在天河区的治水大军中,党建引领的作用无处不在。车陂涌治水与龙舟文化、社区治理“三合一”,车陂街道成立的龙舟文化促进会,有12个龙船会,每条龙舟上都建立起党小组,他们都是“龙舟志愿队”,坚持开展巡河活动,履行“民间河长”的职责。

据统计,天河区现有河涌40条,其中30条黑臭河涌纳入广州市治水三年行动计划,22条(段)纳入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2018年底已达到不黑不臭目标;2019年底前,天河将完成广州市治水三年行动计划基本消除黑臭河涌;2020年底前全面剿灭黑臭水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 通讯员赵中华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