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深联手治理茅洲河 东莞两年拟投23亿元

04.12.2015  08:05
未来两年,东莞将拿出接近23亿元资金用于茅洲河全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与深圳保持步伐一致。

  12月3日,茅洲河污染整治重点工程启动仪式在东莞长安及深圳宝安分别举行,莞深两地联手打响茅洲河全流域污染治理攻坚战。

  按照计划,未来两年,东莞将拿出接近23亿元资金用于茅洲河全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与深圳保持步伐一致,力争到2017年实现水体不黑不臭。

  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省政协副主席温兰子,深圳市市长许勤,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东莞市市长袁宝成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参加随后召开的茅洲河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启动16个重点整治项目

  在启动仪式上,深圳和东莞两地同时启动多个涉及茅洲河全流域污染综合整治的重点工程,力争到2017年底,茅洲河水体实现不黑不臭。

  深圳市计划在未来两年建成沙井二期、燕川二期污水处理厂,完成沙井一期、燕川一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累计建成1155公里污水管网,基本完善全流域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基本完成支流河道整治,建设144公里生态驳岸,新增污水抽排能力243立方米/秒,构建形成防洪排涝骨干体系。

  东莞市则将启动的茅洲河综合整治五项重点工程共16个重点项目,这五项工程包括截污管网工程、内河涌整治工程、界河整治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和补水调水工程,总投资近23亿元。

  基本完成工业污染治理

  具体来看,7个截污管网项目总投资6.15亿元,陆续于明年底前开工,除39公里的PPP建设项目于2018年底前完工外,其余项目将于2017年6月30日前完工;6个内河涌整治项目总投资1.4亿元,5个项目2017年底前完成整治;界河整治工程试验段共300米,总投资1261万元,将于本月动工,2016年6月完工;12公里整体界河段整治工程建设,争取在2016年10月底前开工建设,2017年底前基本完工;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总投资4.7亿元,2015年8月17日动工建设,计划明年9月建成运行。补水调水工程计划明年4月份完成可行性论证,暂未确定投资规模。2016年,东莞还将重点开展塘下涌、长青渠、新民排渠等河涌整治工程建设。

  东莞市副市长鲁修禄透露,2015年以前,东莞市在茅洲河流域重点解决了面源污染问题,基本完成工业污染治理。2015年以来,茅洲河治理转入河道污染治理工程重点攻坚阶段。按计划,在2017年基本完成前述主要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在2018—2020年期间,东莞市还将全面推进流域补水活水工程、河道堤岸绿化美化工程,将茅洲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作为东莞市城市更新升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示范。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少宏 何明强 杨磊 通讯员 莫艳芬

  筹资 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治污

  茅洲河污染综合整治面临的巨大资金投入问题,一直是阻碍全流域污染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环。

  对此,徐建华表示,东莞将积极破解当前整治工作中遇到的资金需求缺口大的问题,把茅洲河等界河污染整治作为市财政资金投入重点项目,市镇财政优先落实整治经费配套,确保整治资金保障到位。同时,市里面将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估,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在此基础上,东莞还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推进第三方治理、PPP等方式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应用,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茅洲河治污项目建设、企业污染整治和环境治理,切实为茅洲河综合整治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监管 实行最严格环境监管措施

  东莞市一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更高更严的要求、务实有效的举措,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确保茅洲河等界河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徐建华强调,在茅洲河流域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以此倒逼流域内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入河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流域内必须严格环保准入把关,按有关规定对茅洲河流域实施限批,除入园项目外禁止涉水重污染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做到企业事业单位全部持证排污,对未达到排污许可证规定的企业,实行限产限排;按照“入园一批、关停一批”的原则,落实每年淘汰10%重污染企业的要求,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或重污染工序,推动长安环保专业基地规范建设,整合提升流域内重污染行业企业。

  他指出,要强化环保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履职,用好新《环保法》这个“撒手锏”,进一步加大流域执法监管力度,提高对重污染企业的执法频次,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污染环境行为。

  袁宝成则现场对市镇两级各职能部门提出量化要求,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每个月向市政府汇报所负责项目进展情况。袁宝成还表示,接下来,每隔两个月,他将准备随机抽取几个项目进行现场实地督导,确保莞深两市在茅洲河全流域治理上保持步调一致,东莞在流域综合整治进度上不落后于深圳。

  建言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

  治水可与生态修复等同步走

  目前,茅洲河已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四条跨界河,今天深圳和东莞两地同时启动重点工程,并且把人大和政协邀请过来,实质上体现了莞深两市自我加压,对生态转型、绿色发展勇担重任的决心和行动,说明他们没有留退路,只能往前走,接下来相信按照两市所协商规划的综合整治路径真抓实干、密切配合,茅洲河流域污染得到根治指日可待。

  从目前来看,两地对流域的治理较多集中在治水领域,建议两市接下来进一步完善全流域治理的整体规划,加强综合治理的力度,除了茅洲河干流,流域的众多支流和内河涌也要有整体完成规划。在治理思路上,除了加强截污管网建设等污染防治基础工程,还要综合考虑河床清淤、沿岸面源污染、生态修复、产业更新换代、再次开发利用等系统性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根除污染反弹的基础,让茅洲河治理真正形成长久成效。

  表态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

  治水可与生态修复等同步走

  东莞市一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更高更严的要求、务实有效的举措,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确保茅洲河等界河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

  相关职能部门每个月向市政府汇报所负责项目进展情况,我也会每隔两个月随机选择几个现场到实地督导,确保整治进度保持一致,不落后于深圳。

  ——东莞市市长袁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