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招”齐下治道路拥堵 梅城交通秩序渐好转

02.12.2014  13:11
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加上机动车数量激增,梅城道路交通拥堵近年凸显。为治梅城之堵,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建设完善市政道路、打通断头路、改造交通环岛、完善标志标线、持续开展交通整治、启用电子抓拍、优化公共交通、交警上路疏导、加强出行宣传教育等九大措施,全面优化梅州市区道路交通环境,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本报记者  练海林

  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加上机动车数量激增,梅城道路交通拥堵近年凸显。为治梅城之堵,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建设完善市政道路、打通“断头路”、改造交通环岛、完善标志标线、持续开展交通整治、启用电子抓拍、优化公共交通、交警上路疏导、加强出行宣传教育等“九大措施”,全面优化梅州市区道路交通环境,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机动车辆密度超警戒值

  梅城中心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主干线长431公里,有大小街道250多条,其中江北主干线以双向两车道、江南主干线以双向四车道居多。据统计,目前市区注册登记机动车辆18.6万辆(汽车9.1万辆、摩托车9.5万辆),助力车10万多辆。机动车密度高达431辆/公里,远超国际上270辆/公里的警戒值。预计5年内,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30万辆。

  车辆的不断增多和道路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让梅城交通在节假日、早晚高峰,或遇极端天气、交通事故时,经常出现拥堵现象。鉴于此,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梅州市区(含梅县新城)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重拳整治交通秩序。

  完善路网提高通行能力

  梅城拥堵最严重的区域在客天下产业园路口、市人民医院周边、秋云桥和月梅。为此,市委、市政府有针对性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建设完善市政道路:通过建设站前东路,串联客都大道及金燕大道为客天下周边治堵,该路预计年底实现通车;通过建设碧桂园侧市政道路,解决月梅交通问题,该路预计明年6月前完工;通过建设新峰桥及西段道路,缓解市人民医院周边道路拥堵,建设工程计划年底完工;通过修复渡江津桥,缓解秋云桥交通压力,修复工程计划明年2月底完工。

  同时,打通“断头路”完善城区路网。目前,江南堤下路打通缓解了江南小学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正兴路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计划12月底完工;中心坝至富奇路道路、团结路至彬芳大道市政路等多条“断头路”正加紧打通。

  此外,有关部门对影响车辆通行较为严重的三坑口、赤岌岗、友谊宾馆、市交通局、三角地等5个交通环岛进行改造。目前,三坑口环岛已改造完工,赤岌岗环岛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完工。

  加强监管规范交通秩序

  近年来,梅州城区的交通标志标线标牌缺失,不少已严重破损,无法有效引导和规范市民交通出行。据交警部门调查,梅城第一阶段需完善的标线有23654平方米,各种标牌指示牌453座。目前,城区各主、次干道正在施划禁停黄线、单行线、车辆行驶方向标志等,已施划道路标志标线1万平方米、长约70公里,竖立标牌100多座。从已完善标志标线标牌的道路来看,车辆行驶、停放有序,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除了完善相关道路设施外,市区还加强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今年交警部门持续开展整治机(电)动三轮车违禁通行、大货车违规入市等行动。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市区共查扣违法机(电)动三轮车99辆、两轮摩托车841辆、大货车24辆。

  市公安局还对梅城“平安梅州”视频监控进行改造,建成37个具有自动识别交通违法行为的“电子警察”。“电子警察”启动后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日均抓拍量从试运行期间的2200多条下降到现在的1000多条,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

  实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记者了解到,未来梅城治堵的方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在主要区域、繁华路段设置公共停车场,实现还路于交通;封闭主干道绿化带开口,建设中央隔离栏,减少随意穿行;在学校、主干道等车流较大、复杂路段建设人行天桥或下穿隧道,实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