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膜拜垄断 恐会种下精神雾霾

04.03.2015  13:57

东莞时间网讯 对雾霾的治理,固然不可完全迷信开放能源市场就能寰宇澄清,但也不可完全地走向另一个极端,膜拜起垄断来。

近日,复旦一教授在《环球时报》撰文,指出打破能源垄断很可能带来更严重雾霾,只有维护国企垄断地位,才有望跳出资本逻辑的左右,避免雾霾的进一步扩张。

如此惊人之论,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位教授应有所估计。他在微博中严阵以待,引用曼德拉之言:“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这一番自我塑造,果然赢得了部分网友的声援,@Mister---Wang应声叫好:“其实百分之80的污染来自私企和个人。我记得1999年,我家这边还没污染企业,但旁边的河已成为生活垃圾场成了一潭死水,所以首先不要怪监管,不要问责企业,问问自己,问问身边的人,能为环境付出什么?让别人付出时义正严辞,等到经济下行、通缩通胀、失业没肉吃时,又怪政府治国不力。”

然而,知名网友@段郎说事并不赞成:看到最后连教授名字都没留,也不知是真教授还是假教授。查了下资料,这里有一条《2010年美国30家石油公司排名》,多达30家石油公司,比较咱“两桶油”,应该会带来“更严重雾霾”吧?网友@退休之前几年亦有类似看法奉上:昨天在佛罗伦萨郊外一条马路上看到连续八家不同公司的加油站。

网友@cjs2016跳出争议摆出自己的观点,“消除腐败,使资本在阳光下运作。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让官商素质都共同提高,大家不管做什么都感到是在为自己做事,蓝天白云迟早会出现的!”

回头看这位教授的观点,所持的无非是“市场解决不了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切问题”这一老生常谈,然而,其推导的结论,却走入了误区,令人瞠目结舌。雾霾之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既有油品低劣原因,也有其他工业污染的缘故,更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当治理雾霾的路径单一指向哪一个原因时,虽然涉及到象之肌肤,却仍属以偏概全之属。

对雾霾的治理,固然不可完全迷信开放能源市场就能寰宇澄清,但也不可完全地走向另一个极端,膜拜起垄断来。正如庸常人生里,遇事拜神固然不太可靠,但要知道,拜鬼是更难奏效的。放弃了依法治理,降低了燃放标准,忽略了政府责任,无视公民应尽的环保责任,在雾霾治理之际,或惶恐地请出专家来洗地,或请出环保先锋来开药方,都难治雾霾,甚至还会种下精神雾霾,迷失正确的治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