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广州”扬帆起航
荔湾区各学校组织签名活动,拒绝毒品。
普法活动吸引了不少志愿者参与。
广州迎“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广州宣传教育周
12月4日,广州市委宣传部、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隆重举行“弘扬宪法精神 共建法治广州”——广州市“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广州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40名代表向宪法庄严宣誓,16位市民“文明守法随手拍”作品获奖。社区宣传活动同样推陈出新,通过法治拼图、普法积木、粤语相声、禁毒粤剧等形式,让群众在喜闻乐见中感知法治。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穗文明、吴忠
缺少法制
文明不可能
独善其身
法律,框定了社会的运行秩序;文明,划定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法律与文明,虽然是从两个不同层面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但内里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在一个没有法制的社会里,文明不可能独善其身。法律不仅关乎道德底线,更是社会文明、公序良俗的捍卫者和提倡者。
一方面,法律既是对社会公众的保护,也是对不文明行为的强大约束。可以看到,社会上不少有关道德文明的争议现象,正是通过法律的介入才找到了解决渠道。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处理不断涌现的新矛盾时往往滞后,不得不借助科学的立法程序,在争议声中找到文明的最大公约数。比如广州的公园管理条例就是一例。若完全依靠道德自律,公园难免陷入“公地悲剧”,广场舞扰民、随意遛狗、占地摆卖等等,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结局是“多输”。而通过立法,将广场舞音量限定在适当范围内,对宠物能否进入公园也作出了详细规定,让各方利益并行不悖,减少摩擦。此外,在社会诚信建设等方面,法律为文明“搭把手”的例子,数不胜数。
另一方面,法律更应该成为公权力的约束,唯有让公权力依法行使,才能让公众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让文明成为全社会自然而然的选择。“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公权力带头守法,可以破除“人治”观念,让“法治”理念通过具体而微的行动铭刻在公众心中。执法机关对程序正义的遵守,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可以让公众切实体会到“法律无处不在”。比如在宣传文明驾车的同时,也要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如果执法力度不足,甚至出现选择性执法、执法不公、错误执法等现象,就等于纵容了违法行为,损害了守法司机的利益。由此可见,公权力依法运行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也有助于公众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规则意识。而当人人都愿意遵守法律、愿意讲规则之时,社会文明水平自然会水涨船高。反之,在一个规则被随意破坏、公权力无序运行的“丛林社会”,不会有文明之花的生存土壤。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法律与文明相辅相成、互相补位。我们既要用法律来捍卫文明,又要让文明来引领法律。在建设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很有必要。
12月4日,广州市委宣传部、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在广州人民公园隆重举行“弘扬宪法精神 共建法治广州”——广州市 “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广州宣传教育周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凌伟宪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首先由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直行政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共40名代表庄严宣誓: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何流明在讲话中指出,广州的普法工作突出宪法学习宣传,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治宣传,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贴近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法治广州”的浓厚氛围。今后要结合行业、部门、地域的特点和社会需求,通过全民共同参与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民众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自觉,培育和强化守法、用法意识。
凌伟宪在讲话中强调,2016年是全市“十三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普法工作要致力于营造全市经济社会优化工作发展的软环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创建活动,培育全社会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广州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16位市民“文明守法随手拍”作品获奖
活动现场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市工商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等16多家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宣传咨询并提供法律服务,共有数千名过往群众和市民参加了咨询。
现场随后举办了“文明守法随手拍”颁奖活动。据悉,该活动是由市普法办通过“广州普法”微信平台开展的由广大群众参与的新型普法宣传活动,时间虽短但收到了大量的投稿作品,许多作品具备相当水平,反映了广州崇尚法治、社会进步、市民群众遵纪守法、文明出行的精神风貌。最终,经专家评审团评出16幅(组)作品获奖。
荔湾区:粤语相声+禁毒粤剧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荔湾建设,荔湾区文明办、区司法局、区普法办、区依法治区办、区综治(平安)办共同主办“法治宣传”主题月实践活动暨法治荔湾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本次活动以“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荔湾”为主题,吸引超过400名观众参与。
活动由各主办单位领导依次上台为社区代表赠送宪法、法律读本,以穿针引线的方式为本次活动拉开序幕。西村街的丝带热舞点燃全场气氛,舞蹈团的阿姨们不惧寒风,在舞台中迸发惊人活力。沙面街的两位鹤发松姿的老先生声如洪钟,不漏痕迹地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相关知识融入他们一唱一和的粤语相声中,到达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昌华街更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粤剧,赋予传统地方戏剧新的时代函意,剧情简单寓意深远,让人回味无穷。锣鼓声骤然而起,金花街的四位演员经典的三句半表演向观众介绍六五普法创平安的相关内容,语言简练却字字珠玑引人深思。花地街幽默风趣的司法小品故事,南源街的童言童语说识法,茶滘街和多宝街风格迥异、精彩缤纷的舞蹈表演等等各具特色的表演节目。除此之外,在大舞台的周边还设置了由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等20多个涉法单位参加的现场法律咨询服务、图片展示和有奖问答活动。
为大力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形成尊法、知法、守法、护法的社会环境,越秀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司法局、白云街于12月上旬联合举办“活力白云 法治同行”——越秀区“法治宣传”主题月实践活动。
为丰富法治宣传内涵,使法律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从而提高法治宣传效果,白云街拟通过舞蹈、朗诵、武术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形式,寓教于“演”,通过文艺表演形式向市民群众展示法治文明,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将法律知识与表演内容充分融合,让市民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法”,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市民群众的法治观念。
为让市民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法律知识熏陶,白云街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设定了法治拼图、普法积木、乒乓接力等三个游戏项目,寓教于“乐”,将传统的“灌输式”、“单向宣传”等普法模式转变成“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的普法模式,用新颖活泼的普法形式吸引群众参与,让市民群众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学习到法律知识,了解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
为更加直观、具体地向市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市民群众的法治知识水平,白云街利用宣传展板现场向市民群众展示“一分钟学宪法系列图解”,图文并茂地向市民阐述宪法的基本内涵,强化市民群众的宪法基础。
广州普法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广州市将按照国家、省“七五”普法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不断创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确保“七五”普法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一要着力抓好宪法学习宣传。二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三要着力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青少年普法
聘请法制副校长
围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这一中心议题,广州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着力调动青少年普法讲师团、校园法律顾问、公益律师、普法志愿者等青少年普法队伍的优势力量,组织做好法制副校长的业务培训工作,帮助、指导法制副校长开展工作,发现、培养典型,交流推广经验。
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合力推进青少年普法工作不断深化落实。如市、区(县级市)的关工委、教育局、司法局、法院、公安等多家单位联合,逐步构建起“青少年普法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校园法律顾问制度”、“法律进民办中小学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长效工作制度。
全市共1788所中小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100%,拥有校园法律顾问50%,保障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有序开展。萝岗等区普法办相继制定下发了《萝岗区法制副校长管理办法》等文件,法制副校长工作得到了整体性、规范化的开展。天河区159家律师事务所3300余名律师,在全区128所中小学校推进校园法律顾问制度。
为使以上组织保障体系良性运转,广州市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将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对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广州普法八大亮点
广州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胡启斌介绍,普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创新载体,强化工作举措,呈现出许多亮点。
亮点一:健全完善社会普法机制
出台了《广州市关于加强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和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发了《广州市法制宣传教育实施办法》,促使我市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和精细化,有力推动我市基层一线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亮点二:创建普法绩效评估体系
去年初,市普法办会同中山大学和专业技术部门完成了《广州市法治宣传教育量化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样本,并通过普法机构、法律专家的评估审定。该体系颁布后,将对贯彻实施《广州市法制宣传教育实施办法》等制度性文件,提供工作绩效评估依据,更好地提高普法工作效率,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亮点三:量身打造电视普法频道
“广州法治宣传专业电视频道”去年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把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原“经济”频道改版为“经济与法”频道,并由每天播出45分钟法制类节目增加到11小时,频道新增加《法案真相》等10个栏目。去年初,普法栏目《“烦”事有得倾》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13年度“全国社教栏目一等奖”,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亮点四:传统媒体普法有新进展
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市普法办与广州日报合作开办“平安广州,普法同行”普法专栏,提醒广大读者注意防范风险,用法律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该栏去年出版40多期,每期发行量达180万,深受广大读者好评。由市普法办创办的《羊城普法》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在去年广州地区出版物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评选活动中,取得25项好新闻奖。
亮点五:网络媒体普法有新突破
“广州普法网”成为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普法学习和管理的平台,全市5万多名干部通过“广州普法网”进行学法统一考试并记入学分制管理。以“广州普法”命名的新浪微博与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运行;手机短信普法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去年全市发送普法短信达7011580条。
亮点六:公益普法力度不断加大
截至今年初,全市常年播出法制宣传内容的较大电子显示屏达1760个;全市2.3万辆公交车和出租车利用车载电视巡回播出法治宣传短片和法治公益广告。全市拥有法制宣传教育橱窗栏达9961个,普法教育基地194个……所有宣传平台均由各级普法部门主管,专人负责,并定期更新。
亮点七:“法律六进”推进有力
编发普法教育读本等教材到各机关、单位供公职人员学习参考;全市国有企业法律事务机构设置率及专业法务人员配备率达100%,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百堂课程送基层活动……去年,全市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共举办学法培训班3542个,法律咨询3425场,法律知识竞赛1016场,法制文艺演出179场,派发法律宣传资料13604308份。
亮点八:专项普法宣传成效显著
全市各级普法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利用3·15消费者日、4·26知识产权日、“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时机统一组织行动,广泛开展广场法制宣传咨询、普法游园、宪法讲座、法制文艺表演及公益法治广告宣传等活动,广大市民热情高涨、踊跃参与。
来源: 广州日报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