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从预算开始

13.10.2015  16:12

据报道,广州九区公布的采购预算出现“1000元1个U盘、7万元两个路由器”等“天价”预算单。消息一出,立刻遭到民众的一片吐槽。(《新快报》,10月12日)

又到年底,冯小刚的台词再度得到了温习,“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已成家喻户晓的警句,广州预算俨然有成为这句名言现实版之打算。不过,虽是网络调侃之言,却仍难抑评论员对预算问题的警惕。评论员燕凌远挥笔成文《天价预算单,你离“严实”有多远》,迅速被中国共产党 新闻 网所转载,以醒目的字号提醒,“严实”仍是一个虽远仍要追赶的目标:正风反腐的“刹车”还不能松劲,三严三实的“油门”还要猛踩。

新闻报道中援引的相关部门的回应,同样引起了如潮批评,尤以“不排除有些部门或者街道的财务人员不专业”一句,成为吐槽的焦点。天价预算的产生,隐然归因于几个“不专业”人士的行为。在继临时工、实习生之后,不专业人士亦脱颖而出,挑起了担责大梁,诚可叹也。

不过,“不专业“的脱困策略一样遭遇了质疑。荆楚网网友余东迅速赶来,一挥而就的《天价采购预算哪能是“不专业”的错》指出,“ 财经 制度日趋严谨,现在各个局行的财会预算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而且各种物资采购也是有最高价格限制的,采购预算也是必须通过领导审查、专业部门审查等环节通过才能实施的。因此‘人员不专业’只是想找几个人顶一下而已。欲脱之罪,何患无辞。”

长江网的李想,对“不专业”的说法,更是连连追问:“天价采购”是计量出错还是把关不严?文章细研问题发生地区,进一步问,若是工作失误,应该是偶发现象,但是广州各区都有失误,显然不能服众。更有新浪网友@Docter-李为之感叹道:人心有多大,采购什么价!世人多惊奇,他说不算啥!

即使是如此不专业的处理方式,仍有人欢欣鼓舞,从广州的天价预算当中看到了正能量。微博用户@狗大大蛋儿道:为广州点个赞!好歹还知道采购U盘花了多少钱!这次多点也没关系!下次买便宜的就好!要知道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的民众还没权利知道管理自己的政府买U盘花了多少钱。

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不成为空谈,才不至于招致民间笑话与反感,导致政府公信进一步坍塌。从预算到社会治理,都应真切地纳入到既定的法律程序中来。当程序成为过场,当制度被架空,也就有了这么大面积的预算瘫痪与梗阻,成为有权任性、不怕笑话的生动注脚。严格《预算法》的权威,强化预算审核的权威,正是落实依法治国的最为基础的一步,约束政府行为,正是依法治国最为真诚的努力。也只有从约束政府行为出发,才能让公众坚定依法治国的信心。这一点,不论是广州还是全国其他各地,都应以此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