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泛珠大会昨开幕 9大签约项目投资超千亿

26.08.2016  08:02

主题对话现场。

张晓强

侯永志

林仲洪

董明珠

  昨日,第十一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广州开幕。在昨天上午举行的第十一届泛珠大会主旨论坛上,现场举行了9个代表性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投资金额达1000多亿元。其中,明确涉及广东和广东企业的项目有6个。

  据介绍,经贸合作一直是泛珠各方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合作各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务实推动项目的签订和落地,本次大会共挑选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在这里进行签约,投资的金额1000多亿元,覆盖了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绿色环保、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

  上午,第十一届泛珠大会创新开设主题对话环节,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及务实推进国家“十三五”规划和深化落实泛珠《指导意见》等主题内容进行深度对话,促进政、企、商、行业协会、智库间的交流。

  文/广州日报记者耿旭静、李天研、李大林(署名除外)

  图/广州日报记者廖雪明

  第十一届泛珠大会

  9大项目一览表

  1.福建仓山区政府与澳门南光集团的“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

  2.江西红谷滩新区与广东联泰集团合作的“九龙湖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3.湖南新港区与香港新恒基集团合作的“平行进口汽车交易中心

  4.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与中国力源控股合作的“两广金融产业聚集区

  5.四川德阿产业园管委会与广东威华股份公司合作的“新建氯化锂项目

  6.广东温氏集团与贵州黎平县政府合作的“一体化养殖项目

  7.云南昆明市政府与碧桂园集团合作的“城市更新改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海南创业村科技园与广东四海融通投资公司合作的“创业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项目

  9.澳门展览协会与泛珠三角城市会展联盟合作的“共同打造绿色会展都市合作协议

  泛珠之主题对话

  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打造世界级湾区条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指出,2015年珠三角9个市的GDP已经将近1万亿元,如果加上港澳13000亿元,与东京湾区的规模已相差无几。仅广州、深圳、香港三地集装箱去年已达6300万箱。在产业体系、经济规模方面,已具打造世界级湾区的条件;中国的一些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如华为、中兴、腾讯、TCL、格力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他建议,未来要对接好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并做好制度创新和完善。

  区域合作需要科学的能够落实的创新规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就泛珠三角合作提出,区域合作需要科学的创新规划。区域合作无论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当今综合情形来看,或者是从区域综合层面来看,新的发展方式是必需的形式,迫切需要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使用中的作用。同时,制定尽可能详尽而且能够落实的基础规划,做一个科学的能够落实的创新规划。

  建立泛珠区域合作研究院深入研究泛珠发展问题

  经济学家汪同三指出,对于泛珠机制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化。“一带一路”的核心是开放。在“十三五”规划里,对泛珠提的是“加大内地对港澳开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加深内地同港澳在社会民生、科技文化交易、环保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在“十三五”规划里,泛珠更多的还是和港澳的发展相联系的。他建议建立泛珠区域合作研究院,来深入地研究泛珠发展的问题,为泛珠发展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做一些工作。

  2030年城市群内半小时到两小时可达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林仲洪透露,铁路要支持泛珠三角区域方面的合作,将加快在建项目的进程,打造新的高铁经济带。到2020年泛珠三角区域铁路里程要达到4.1万公里,到2030年要达到6万公里左右。未来,在泛珠三角区域里,区域里有7条纵向3条横向的便捷化大通道。区域合作需要消除各种障碍,到2020年泛珠三角区域里,包括高速铁路的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2030年将达到1.98万公里左右,形成相邻大中城市之间1到4个小时的交通圈,城市群内是半小时到两小时左右,将大大缩短区域内各省区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经济合作走廊的加快形成。

  引导型的企业要走创造型道路

  在泛珠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方面,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提出制造业健康发展的理念。制造业如何实现自己健康?“创造,成就未来!”“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生存的竞争力。”董明珠表示,为了发明不用电的空调,减少污染,格力用了两年的时间开发上千个电机被烧掉了,前面投资差不多1个亿都扔到水里了。顶住压力坚持研究最终成功。光伏空调的成功改变了格局,已经卖到了世界各地,“格力要坚持不做依附型的,不做人家说的技术合作型的企业。我们要直线超车。引导型的企业就是不依附、不等靠,要走创造型道路。”除了空调手机,董明珠透露,格力还在转型做自动化设备,新能源领域。

  制造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

  22个合作项目签约

  广州日报讯 (记者肖桂来)昨日下午,第十一届泛珠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举行。副省长何忠友致欢迎辞,他表示,泛珠区域合作十二年,区域内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既做大做强了具有优势的传统制造业,又大力发展了现代制造业和特色产业,为泛珠各方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制造业创新发展,有三点至关重要:一是要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二是深化产学研深度合作,形成制造业新的发展动力系统。三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在现场领导的见证下,举行了“9+2”各方22个经贸合作项目集体签约仪式,总金额达138亿元。

  泛珠三角与自贸试验区论坛

  南沙网购保税进口交易额增242%

  上半年,南沙网购保税进口业务额同比增长242%,珠三角经南沙港出口的市场采购货值达96亿美元。广州港辐射泛珠三角逆势增长,1~7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7%,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5%……广州航运枢纽、贸易中心的地位不断提升。

  昨天下午的泛珠三角与自贸试验区论坛上,南沙自贸区、广州港集团晒出了最新的成绩单。

  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总经济师、自贸办主任潘玉璋说,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方面,南沙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上半年网购保税进口业务交易额12.6亿元,同比增长242%。

  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说,1~7月,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2.33亿吨,同比增长3.7%;集装箱累计完成885.6万TEU(以长度为20英尺的集装箱为国际计量单位,海运集装箱的基本单位),同比增长5.5%;南沙港区完成674.2万TEU,增长2.9%,其中外贸273万TEU,同比增7.5%。

  宋小明建议,政府部门尽快落实启运港退税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即从启运港发往南沙保税港区中转至境外的出口货物,一经确认离开启运港口,即被视同出口并可办理退税。启动后,原来的“国内货物、国外中转”,将变为“国内货物、南沙中转”,南沙的枢纽功能大大强化。

  希望培育更多航运金融保险担保等企业,创造便利的软环境。

  泛珠区域协同发展论坛

  成立国际港湾联盟 建自由贸易平台

  昨日下午,泛珠区域协同发展论坛举行,六位来自内地九省区社科院、民间智库、高校等的嘉宾开展了精彩的智慧碰撞。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魏建国副理事长建议由广东省联合交通部、发改委发起成立国际港湾联盟。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设立港湾联盟,将一带一路上的这些湾区串连起来,互相学习借鉴。可以召开港湾联盟所有的港口局长会议、物流会议和港湾货运会议。

  香港规划署署长凌嘉勤从香港城市规划策略的区域视角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他表示,未来数年将会有三个新的口岸建设,香港与内地联系的口岸将达到9个。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郑永年教授表示,建设环珠江口大湾区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大湾区建设不仅要建设共同的经贸,一个共同市场,还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劳动力市场,一个共同的房地产市场,一个社会政策的对接,甚至一些法律上的对接,才可能使得经济贸易整合的好处流向社会的大多数。

  他建议建立更大的自由贸易平台。“中国可以把欧盟的规则,甚至把TTP的规则好好地拿来研究一下,不仅是达到珠三角城市的高度,而且是向全世界的城市开放,这个自由平台就会比欧盟更有优势,比TTP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