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家刘沅声:用泥土“留住”传统文化
刘沅声和他的泥塑作品。
●本报记者 王玉婷
实 习 生 叶佳帆
不论是慈母陪儿女点油灯读书的故事、坐在家门口听老人讲古的场景,还是灰瓦土墙半月形排开的客家围龙屋、过去人们生活和劳作的农耕工具,刘沅声的作品总能让人勾起对过往的回忆。20多年来,他深深“扎根”在传统泥塑艺术中进行探索创新,用双手记录着渐行渐远的客家风俗故事,用真心传承濒临消失的客家乡土文化。
今年47岁的刘沅声出生在梅县区南口镇赤水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受家庭熏陶,他自幼喜好画画,虽未能考上大学深造美术,但却一直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捏泥人,以泥塑的方式延续着“艺术梦”。“走的每一步都很难,连找泥都难”,回首创作初期的经历,他感概万千。当还是用粗泥“炼泥”时,刘沅声经常要将大块粗泥捶碎后用水浸润,然后循环往复地将厚重的泥高高举起摔下,直到泥土符合雕塑的材质要求。尽管整个过程泥巴溅满身,体力消耗大,但他还是干得很起劲。为能更快摸索出泥塑的技巧,刘沅声还放下家里的生意,夜以继日地创作,只要不满意就捶碎重来,经常在工作室里忙到凌晨两三点。哪怕是在寒冬,手冻裂了,他也只是简单地缠上胶布,忍着疼痛,坚持创作。在他看来,客家子孙要担起传承本土文化的责任,而泥塑就是传承的一种载体。
刘沅声作品的造型和场景都取材于客家传统生活、客家风情故事。但其作品并不刻意追求人物的形体比例、线条的细腻圆润,更注重的是情感的交流,将每一个人物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便没有艺术,从生活中提炼,才能打动别人。”刘沅声说,其作品大部分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再现,或是来自儿时的记忆,或是来自长者口中,如《讲古》中拿着烟斗的老人就有他父亲的影子,《脊梁》中驮着孩子翘首南望的阿婆就是他听来的故事。平日里为了收集素材,他养成了边想边画的习惯,连店里的收银纸、彩票纸也被用做手稿纸,成卷成卷地被画满了人物造型。这成就了他如今泥塑作品里的100多组人物及物件造型。他先后获得了广东省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以及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等荣誉,并在香港、珠海、澳门、东莞、广州、深圳等地举办了个人展览。
刘沅声的泥塑具有开发成旅游商品的价值,但他却表示暂不考虑与旅游市场合作。“曾经有人想投资进行翻模大批量制作,但都被我拒绝。因为一旦翻模制作,作品将流俗于普通工艺品,辛苦打造出的客家风情品牌会受影响,也不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他说,作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为金钱,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收获。现代人离以往淳朴的乡土生活和传统风情越来越远,所以作品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呼唤现代人的乡土情怀。“我不是从传承中来,但努力往传承中去。”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敢于吃苦,加入到泥塑的行列,将乡土情怀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