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179公共资源商标 注册率不足一半

22.04.2015  11:30

  4月21日,由佛山市工商局等主办的“公共资源商标保护”主题活动在南风古灶举行。主办方表示,佛山现在拥有较强影响力的179个公共资源中,商标注册率不足一半,呼吁相关部门除了及时做好公共资源抢注监测外,还要提前做好保护性注册工作。

  由佛山市工商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对经过专门筛选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179个佛山公共资源进行统计发现,其中仅有86个佛山公共资源已成功获得商标注册保护,商标注册率不足一半。

  在这样的情况下,佛山的公共资源名称频频遭到抢注。累计26个公共资源先后遭抢注为商标。

  佛山市工商局商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佛山市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公共资源名称遭抢注情况最为严重,比如“行通济”、“黄飞鸿”、“叶问”、“李小龙”、“南风古灶”、“秋色”、“西樵山”等,均遇到过商标抢注行为。

  而“叶问”和“行通济”是遭抢注情况最严重的,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商标共拥有45个类别,目前“叶问”和“行通济”分别已在30个商标类别遭遇过抢注行为。

  对于佛山的公共资源频遭抢注的行为,此前接受采访的佛山立邦商标事务所副所长蔡悦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佛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面对这种情况,佛山市工商局商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市工商局此前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来普及佛山各界对公共资源的商标保护意识,特别是近几年通过自主开发的商标预警系统,对佛山的公共资源名称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相关主管单位发出公共资源商标的抢注预警通知书。

  然而,该负责人认为,对于佛山全市拥有的数量庞大的公共资源,现在的保护力度显得十分薄弱。

  其中主要的难点,一方面在于公共资源的相关权属部门的商标保护意识不够强,普遍认为只要拥有了公共资源,就拥有了一切,并没有认识到商标的法律地位而进行率先注册,而即便进行了注册,因为相关权属或管理部门注册公共资源商标后使用度不够,“部分公共资源注册后往往被搁置,存在被撤销风险,让商标抢注人有机可乘。”佛山市工商局商广科相关负责人说。

  另一方面,目前佛山许多公共资源的权属人在应对公共资源遭抢注行为上,还存在应对知识和能力不足的隐忧。

  用好注册三个月公告期

  ■应对

  那么,到底该如何应对佛山公共资源商标遭抢注的行为?

  蔡悦表示,可以通过预防性注册的方式杜绝遭抢注的问题。也就是说,可以由相关的组织或者个人主动对公共资源相关的类别发起预防性注册。

  除了采取“预防胜于治疗”的方式外,佛山市工商局商广科相关负责人认为,一定要及时发现公共资源遭抢注商标的行为,因为注册商标往往会有三个月的公告期,相关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利用好这个档期维护自身权益。

  具体来说,也就是当工商部门发出抢注预警时,相关组织和个人要对有可能损害自身商标权益的抢注行为提出异议,拿出证明自己在先权益的证据,或者可以考虑寻找商标代理服务机构,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商标抢注。(叶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