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塘曾是“半塘” 五秀曾是“五瘦”当下已化身西关民俗聚集地
大洋网讯 泮塘的马蹄糕非常出名,不过吃着马蹄糕的人,却并非都知道泮塘这个名字的来源。这条荔湾北片的道路,曾经是古代广州城西一个湖畔密集的福地,而今也成为西关民俗的聚集地。
溯源
“半塘”的来源说法有三
泮塘路得名于西关泮塘,位于广州市西郊。根据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记载,“泮塘”这一地名,是由“半塘”二字演化而来。当时,西门之外,自龙津桥至蚬涌方圆二十多里内,池塘遍布,占地一半有多,人们因此把这个地方叫作“半塘”。除了屈大均所记载的来源以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古时官署、学宫、府衙都会有圆形池塘包围,而低一级的建筑物就只能有半圆环抱的池塘,而传说泮塘乡以前就有一个学府(因而附近亦有文塔),久而久之就因此建筑物产生“半塘”的地名。
记者了解到,除了上述两个说法以外,还有一个颇有传奇意味的说法。据传,当年这个地方有个水塘很奇特,无论你怎么从里面舀水出来,水塘的水都不会见底,所以当地的村民就经常到这个水塘拿水种田。虽然拿水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个水塘的水位降到一半就不会再降,到了第二天早上水塘又会自然涨满,住在周边的居民都觉得神奇,所以叫它半塘。
那么泮塘是如何演变来的呢?有种说法是古代“半”“泮”相通,而“泮”字更加典雅,而且有吉祥之义。旧时科举考取生员谓之“入泮”,所以当时的学宫亦称“泮宫”。根据荔湾湖公园旁恩洲直街的“仁威庙”(建于乾隆年间)楹联的文中有“龙津连泮水”之句,可见18世纪时已有“泮塘”之称了。
特色
泮塘五秀、荔枝及荔湾湖
说起泮塘,最出名的要数泮塘五秀。据了解,古时泮塘一带原为一片汪洋,到唐朝时由于珠江泥沙冲积而形成陆地,由于地势低平,多为池塘、洼地,后人便在塘边筑基,基上栽种荔枝、龙眼,塘内种植莲藕、菱角等。由此,泮塘出产了闻名中外的“泮塘五秀”:莲藕、马蹄、菱角、茨菇和茭白。“五秀”原称“五瘦”,意思是这五种水生蔬食都是瘦物。光绪年间,五个秀才到泮塘见到村民在挖掘这些水生植物,询问“五瘦”之名,觉得不甚优雅,所以给“五瘦”起了一个优雅的名字,叫“五秀”。
除了泮塘五秀以外,荔枝也是泮塘人家重要的生计。根据《广州城防志》的记载,种荔为业者,有数千家之多,一到荔枝成熟时,“千里红云,八桥画舫,游人萃焉”。而“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更是今人也熟悉的风景。
说起现在泮塘最有岭南特色的区域,就数荔湾湖公园了。据了解,荔湾湖公园原是泮塘西南水田。1958年,政府为改善荔湾地区人民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缓解西关的水患,组织全区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将泮塘一带坑坑洼洼的水田、鱼塘、烂地筑成四个人工湖,统称“荔湾湖”。绕湖而建的荔湾湖公园,由小翠湖、玉翠湖、如意湖、五秀湖四湖组成,以桥、堤相连,有园林建筑八亭、八桥、四廊、三厅、一轩、一阁,散落在碧波绿树丛中。
当下
化身西关民俗聚集地
说起泮塘最威风的记忆,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王朝。南汉王朝商贸繁荣,几任君王十分奢侈,他们在城内外大兴土木,泮塘正是南汉末代帝王刘鋹御花园“刘王花坞”旧址的一部分。作为曾经的御花园,泮塘这块福地在新时代已逐渐成为荔湾文化聚集地。
2017年,荔湾打造“三大发展平台”之一的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的战略部署,将“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打造成为具有荔湾特色的文商旅一体化活化提升发展平台。作为民俗文化节的重要区域,泮塘区域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今年“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包括十大文化主题活动,包括元旦跨年、水上花市、元宵节、北帝诞、端午节、荔枝节、七夕节等活动,几乎每一场活动都与泮塘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刚刚举行的北帝诞活动中,泮塘村村民以主人家身份参与到整场活动之中,传承泮塘的民俗文化。
记者从荔湾区景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今年农历六月六将在泮塘区域举办荔枝主题美食活动。荔枝湾景区将与泮溪酒家合作,通过对荔枝品种的反复挑选,以及与其他食材的搭配尝试,研制出富有历史、地域意蕴和荔香特色的红云菜谱,邀请各界人士品尝。
泮塘路
泮塘路位于荔湾区,南起龙津西路荔湾湖公园正门,北接中山八路,全长396米,宽26米,双向4车道,属于城市交通次干道。泮塘路原来并非马路,而是一条麻石街,2003年广州市政府为了改善泮塘区域的交通状况,对该路段进行拓宽改造,形成目前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交通次干道。
撰文 信时记者 王智汛 摄影 信时记者 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