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溪大桥两侧拟建新桥

17.08.2014  10:58

客村立交改造效果图。

南洲北路平交改造效果图。

洛溪大桥改造方案效果图。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万宇

  昨日,广州市重大城建项目公咨委就广州大道快捷化和BRT网络拓展方案召开研讨会。其中,广州大道快捷化将改造中山一立交等4个立交、逸景路等4个平交路口以及拓宽广州大桥和洛溪大桥。中山一立交和天河立交将改造为定向匝道,成为无间断转向交通;洛溪大桥将在旧桥两侧新建两幅两车道桥梁。考虑建设的第二条BRT为广州大道-番禺大道,从同和到番禺客运站共设30个站点。

  据了解,昨日共有19位公咨委委员参加了研讨会,1人用书面报告提交意见。所有委员都赞成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但只有3人赞成在广州大道上搞BRT。委员们多数认为,应在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后设公交专用道,看实施效果如何再研究是否搞BRT。

   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

  各节点改造计划明年开工

  研讨会上,市中心区交通项目办介绍了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的具体方案。据介绍,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系统工程(首期)为天河北路到洛溪大桥段,全线长9.15公里。工程估算总造价约28.8亿元,其中5亿用于拆迁等迁建费。

  改造重点是广州大道沿线塞车较为严重的节点,包括天河立交、中山一立交、客村立交和三滘立交等4个立交,以及叠景路、逸景路、南洲北路和南洲路4个平交口,还有广州大桥以及洛溪大桥的拓宽工程。其中,三滘立交改造暂时没有具体方案。

  整个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中,广州大桥拓宽工程已率先开工,其他各节点改造均计划于明年开工。其中,洛溪大桥拓宽计划工期为30个月,其他工程的工期均为20个月。

   客村立交 主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

  客村立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车道数不匹配,广州大道在客村立交位置南段及北段均为双向10车道,但客村立交位置仅为双向4车道,在交通流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客村立交成为瓶颈和塞车黑点。

  有关部门会将客村立交范围内的主车道由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通过拓宽客村立交广州大道直行车道,大大提高立交交通能力。记者从效果图上看到,客村立交主体结构仍与现在相似,一层为广州大道南北直行,二层是转向圆形转盘但取消了红绿灯,三层为新港路东西直行。

   叠景路、逸景路、南洲北路平交路口

  建下穿隧道及跨线高架

  叠景路、逸景路、南洲北路三条路与广州大道相交,现在是平交灯控路口。由于有红绿灯,极大影响了广州大道整体通行能力。对叠景路和逸景路的改造将会新建主线下穿叠景路、逸景路双向6车道隧道,对南洲北路路口的改造将沿广州大道设置跨线桥,通过取消红绿灯,保证广州大道主车道车辆快速通过。

   南洲立交与南洲路平交

  增设南洲路西转北匝道

  目前,南洲立交和南洲路与广州大道的相交路段设置了上下南环高速匝道,但未设西转北入广州匝道。在南洲立交同广州大道交叉处,设有灯控路口,高峰时段拥堵严重。

  改造后将在此增设一座人行天桥,并沿广州大道设置中央分隔带,确保广州大道直行交通连续。同时增设南洲路西转北方向定向匝道,取消东往南的灯控设置。

   洛溪大桥 旧桥两侧建两车道桥梁

  洛溪大桥现状为双向4车道桥,车道宽仅3.25米,车道数与广州大道10车道严重不匹配且荷载标准低,目前限速40公里,并且禁止大车通行。

  之前建设部门对洛溪大桥的拓宽方案与广州大桥相似,都是新建一座桥。但昨日记者获取的改造方案是,改造计划改为在旧桥两侧各新建两幅两车道和2.5米人行道断面的桥梁,将4车道拓宽至8车道。理由是如单侧加宽将会和周边居民楼距离过近,而且建成后桥梁中线偏离,桥梁两端交通组织复杂,影响交通通行能力。

   天河立交、中山一立交

  改造转盘车辆无间断转向

  交通部门分析指出,天河立交和中山一立交转向交通量特别大,但目前的转盘层(第二层)和地面层交通受转盘及灯控影响已无法满足交通需要,希望通过改造让车辆快速通过。

  其中,天河立交的二层转盘不拆,将其改造为定向匝道。改造后,各个方向左转均实现无灯控连续车流,实现各方向的定向转换功能;而中山一立交的二层转盘则拆建,将其改造为定向匝道,以实现各方向的定向转换功能。改造后,中山一、东风路左转、右转广州大道均可实现连续车流;黄埔大道左转、右转广州大道均可实现连续车流;广州大道车辆要进入东风路、中山路、黄埔大道均可实现连续车流。

  公咨委副主任刘惠萍补充,这两个立交的改造还没有固定方案,正在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比选后确定最佳方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立交改造的思路是实行无间断转向交通,最终将使通过这两个立交的车辆不在一个平面上,往各个方向行驶的车辆都能不受红绿灯控制,使车辆能够快速通过。

   BRT网络拓展方案

  讨论方案只有

  广州大道BRT

  市交研所介绍了BRT网络拓展方案,昨天在公咨委研讨会上讨论的BRT网络拓展方案只有广州大道-番禺大道一条,而之前有媒体报道的环市路等拟建BRT均没有建设方案。

  广州大道-番禺大道BRT网络拓展方案从同和沿广州大道和番禺大道一直到番禺客运站,规划设同和、二沙岛、沙溪村、石岗村等30个站,同和到南洲立交一段站点设置较密,站与站之间的距离短;南洲立交到番禺客运站的南段,站与站之间距离较大,其中站间距最大的是万博翠湖花园站到区政府东门站。这条BRT线路中,所有的站台均采用路中岛式设计。

  市交研所方面对广州大道建设BRT、新型无轨电车、新型有轨电车等快速公共交通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推荐了广州大道-番禺大道和黄埔东路东延线两条通道实施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评估后再考虑BRT

  对于广州大道建设BRT,公咨委副主任刘惠萍表示,暂时只有3名委员支持,4位专家委员要看进一步方案。“其余委员都是对广州大道在搞快捷化改造同时搞BRT持保留意见。

  公咨委新闻发言人曹志伟表示,公咨委的建议是,广州大道无论实施BRT或其它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必须与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统筹考虑,并加强与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项目沟通与协调。“大部分委员希望,快捷化改造工程完结,评估一段时间,再考虑是否上BRT。重大项目上马要慎之又慎。

  而对于交研所首次提出在广州大道上搞无轨电车、新型有轨电车等快速公共交通模式,曹志伟表示,这只是政府部门作出初步设计前和公咨委通报,把各方案利弊进行交代。“暂时没有讨论用哪种模式更适合,需要有更深的研究,才能交给公咨委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