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副市长下落不明 大批警方挨家排查

15.09.2014  17:20

中青在线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卢义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河南省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等3人遭警方排查。

9月14日开始流传于网络的一组“8.5专案排查提纲”照片显示,有3名男子受到排查,分别是:郭宜品,1962年9月出生;张振强,1981年1月出生;俞国强,1972年4月出生。

同时流传的还有3幅疑似乡镇的街道照片,每张照片均有四五辆警车,其中一张共5辆“特警”车辆在路边一字形停留。

多位知名网友称,郭宜品系洛阳市副市长、伊川原县委书记,俞国强为当地房地产公司老总。

中国青年报记者检索发现,这些照片较早的来源是百度伊川贴吧,发帖时间为9月14日11:04。上传照片的网友称,事发地在河南省伊川县鸦岭乡。

鸦岭乡一位居民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在当地的排查从9月13日开始,来了很多警车,警察拿着3个人的照片请他辨认,“公安挨家挨户调查,好几个村同时进行。”

这位居民称,俞国强为鸦岭本地人。

伊川县公安系统一位参与排查的警官确认,排查一事属实,被排查的郭宜品确系洛阳市副市长。目前,警方尚需三人下落的信息。

在洛阳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2014年2月当选副市长的郭宜品,其简历已经被撤下。公开资料显示,郭宜品在任期间分管洛阳市安监局、市煤炭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局)及市地震局。

简历消失的郭宜品,2013年8月担任洛阳市伊川县委书记期间即遭到举报。举报称,在洛栾快速通道的伊川县境内,郭宜品授意一位亲戚参与招标路灯项目,最后高价中标,而灯具被指是库存旧货。

举报还称,伊川县先锋渠更换汉白玉栏杆的项目没有公开招标,但最后施工的是郭宜品的亲戚。对于这些举报,官方尚未有公开消息证实。

郭宜品最后一次现身公开报道是今年7月14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官网报道称,当日上午,副市长郭宜品赴洛龙区排污东干渠截污工程等现场,调研工程进展情况。

更早些时候,今年5月,郭宜品还前往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暗访检查乡镇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情况。

这位52岁干部的仕途从洛阳市洛宁县开始。1981年,19岁的郭宜品为该县赵村乡团委干部,5年后进入县委政策研究室担任副主任。

进入县城的郭宜品,其经历与房地产开发产生交集。1994年2月至1997年2月,郭宜品成为洛宁县房管局局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经理,此后还有洛宁县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的任职经历,为期1年。

郭宜品在1998年3月离开工作17年的洛宁,当选洛阳市栾川县副县长。2007年12月,升至伊川县委书记。

其任职期间,2010年3月,伊川县国民煤业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44人死亡、6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2728.4万元。事故遭国务院严处,郭宜品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另有4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2014年2月,郭宜品走到了仕途的又一个高峰。是时,他当选洛阳市副市长。

不过,仅仅半年后,2014年8月,网上开始出现郭宜品被调查的传闻。多位网友称,郭宜品已处于失联状态。

7月26日或为郭宜品的失联日期。此前,网络流传的排查提纲要求,要详细询问排查对象是否认识郭宜品等3人,在2014年7月26日后是否见过该3人,是否听到过该3人踪迹。

提纲还要求,对所有房舍、院舍、废弃厂房、窑洞等能藏身的地方进行排查,对所有居民和暂住人员进行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逐人排查。

记者注意到,排查文件中的第三名男子俞国强,系洛阳怡鑫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8000万元,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法定代表人俞永生,另一自然人股东为张志良。

2014年2月,俞国强作为伊川县代表,入选洛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

巧合的是,正是在那次人大会上,郭宜品当选洛阳市副市长;在此番排查中,他们的命运再次重合。

截至发稿,对于三人关系、所涉案情、排查结果等消息,官方尚未有公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