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圣大王出巡 村民争抬神像

04.04.2015  15:21

4月1日,石排镇燕窝村举办“洪圣宫诞”活动,村民们争先抬洪圣大王神像。 通讯员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4月1日,石排镇燕窝村举办“洪圣宫诞”活动。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包括洪圣大王出位、吃贡、出巡等,连续两个晚上还有粤剧表演活动。石排镇的“洪圣宫诞”民俗活动,有数百年的历史,活动时间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至十四日,主要是纪念洪圣大王的生日诞辰,以求得当年风调雨顺。

村民自发组织庆祝活动

洪圣本名洪熙,是唐代的广利刺史,以廉洁忠贞闻名。他熟悉天文、地理、数学,曾设立气象台观察天气,为渔民商旅出海减低风险。后来因辛劳过度早逝,皇帝追封他为广利洪圣大王,在沿海为他兴建庙宇。宋代则被封为“南海洪圣广利王”,成为神话传说中主管水务的神仙。

石排镇因靠近东江,沿河一带有不少村庄都建有洪圣宫。其中埔心村洪圣宫是东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燕窝村洪圣宫于2004年3月被东莞市政府登记公布为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燕窝村“洪圣宫诞”活动的相关事务由该村村民自发组织,推举村中有威望的村民操办。该项活动至少从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洪圣宫时就有开展,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文革过后,燕窝村民又自发组织开展该项活动。

小贩摆摊形成庙会

“洪圣宫诞”表现为隆重的纪念、祝寿、祈祷和酬神活动,包括:洪圣大王解秽、出位、吃贡、出巡,晚上请戏班唱大戏,最后安座归位。

洪圣大王出巡是活动最具特色的重头戏。出巡前,村民先到村中古井打来清水,放入香茅、柚叶,烧开备用。中午十二点左右,要请南无佬(音“那摩佬”,指会做法事的道士)举行祭祀仪式。

南无佬手持铜镫,一面敲打一面念诵经文,保佑地方风调雨顺,村民安康幸福。念经时,村中长者要合掌膜拜,焚香烧纸,恭请洪圣大王出位巡游,这个程序为“解秽”。之后,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将洪圣大王从洪圣宫的神楼中恭恭敬敬地抬出来,安坐到龙椅之上,称为“出位”。

神像安坐后,长者们用香茅水或烧酒为洪圣大王神像抹身,谓之“沐浴”。之后村民们将神像抬到洪圣宫前的空坪上,摆好贡案。当天,燕窝全村及周边邻近村庄的村民,都会自发前来祭祀。洪圣宫前人头攒动,香火旺盛,各类牲禽、果饼、花篮、茶饭等祭品摆满七八张贡案。各类小贩也趁机在庙前摆摊卖些香火、杂货等,形成一个自发的庙会。

巡游过程热闹非凡

中午1点左右,村民们为龙椅套上抬杠。庙外早已准备好的万响鞭炮点火,所有乐器一起奏响,醒狮队在热闹喧天的锣鼓声中欢腾起舞,为洪圣大王的巡游造势。这个过程谓之“壮行”。

巡游开始后,队伍最前面,是一人高举洪圣大王旗带路,后面一群男子举各色三角彩旗相随,之后是南无佬带领的八音乐队,一路吹吹打打。乐队之后是16名青壮族人抬着洪圣大王神像,其余村民则争相上前帮着扶住神像。这些礼仪都是模仿古时的官员仪仗,以示大家对洪圣大王的尊崇。醒狮和参拜信众紧随神像,前后簇拥,排成一条长龙,一路浩浩荡荡,巡游到燕窝村西边村小组内的维胜王公祠前。

在祠堂三进正中摆好神像,村民献上准备好的供品,村中长老在神像前虔诚祭拜,南无佬唱颂,村民上香烧烛化纸,祈求洪圣大王保佑。这个过程叫“食贡”。

“食贡”完毕,村民们燃放万响鞭炮,欢送洪圣大王。巡游队伍再抬着洪圣大王神像,到水围村小组。到两村交界之地,水围村小组的村民接过神像,到北亭王公祠食贡,之后巡游全村到南边村小组,由南边村小组村民接过神像,抬到维愈王公祠食贡。食贡完毕后再抬着神像到燕窝小学广场,连续两晚请洪圣大王与村民一同观看粤剧。

巡游沿途所过之处,村民会在家门口摆好供品,焚香烧纸,顶礼膜拜并燃放鞭炮,迎接洪圣大王。巡游过程热闹非凡。

农历二月十四日晚上看完大戏,村民们又抬着洪圣大王回到洪圣宫前的空坪,任由群众上香供奉。到了深夜子时,再由各村小组的年轻人恭恭敬敬地将神像抬回洪圣宫,将神像从龙椅上请下来,小心地抬着放回洪圣宫二进正中的神楼里面摆放端正,这个叫做“安座”。至此,整个洪圣大王巡游过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