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92名专家珠海考察创业环境 洽谈投资

19.09.2015  12:16
毕业于哈佛、麻省理工、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的92名专家齐聚珠海考察创业环境、洽谈投资项目,为我市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迎来新机遇。

 

17日、18日两天,以“带项目来珠海创业与合作”为主题的“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暨广东省第七届海外专家南粤行活动”在珠海举行。毕业于哈佛、麻省理工、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的92名专家齐聚珠海考察创业环境、洽谈投资项目,为我市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迎来新机遇。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凌出席了“广东珠海旅欧留学人员创业园”揭牌仪式。

此次活动由珠海市政府与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省外专局共同主办,旨在推动珠海作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为大批海外赤子寻求发展机遇、“筑梦珠海”“圆梦珠海”搭建有效的交流对接平台。

活动中,88个高科技项目集体亮相,其中,涉及电子信息类30个,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类17个,新材料与节能环保类18个,先进制造与其他类23个,不少项目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首创,具备完全自主知识权,与我市“三高一特”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来自美国的管锋不仅带来了“低压静电雾化分散节能排增效柴油喷射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高端项目,他还有另一个头衔是“欧美精英创业家协会”会长,在协会高效的组织下仅两周便集结了26位专家26个项目来到珠海。“协会于2006年成立,近10年来已为长三角地区成功输送了几百个项目。此次是第一次将目光投向珠海,是因为珠海政府对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诚意支持,在政策倾斜力度上可与长三角抗衡。”管锋不仅带来了团队、技术,同时还带了众筹资金。他说,“创业百手起家流程长、失败率高,80%的创业前三年就死掉了。希望协会能成为一个‘桥梁’,与珠海签定长期合作协议,让海外技术与珠海企业家、珠海企业牵手合作。

剑桥大学博士徐佳莹此次带来了在中国很具前景的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工艺技术。据徐佳莹介绍,该项目针对城市垃圾和废水污染。

目前国内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干化、焚烧用以发电,但易造成大气污染,他们带来的厌氧消化生物技术不仅能消除废弃物对大气、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还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变废为宝生产生物燃气可用来发电供热,还能产生优质卫生的有机肥料。昨天,徐佳莹已与珠海市水务局进行了初步接触。

  1989年出生的田天是剑桥大学在读博士生,在剑桥实验室里他与导师、同学完成了“金属有机框架(MOF)用于气体吸附分离”的技术,并将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该技术的“高冷”在于新材料MOF,MOF仅一立方厘米大小却能吸附200多立方厘米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吸附的甲烷可以制成燃气使用。

  据市人社局介绍,本次活动呈现几个“亮点”:一是“留学人员珠海创新创业洽谈会”作为我市面向海外的招才引智活动,首次列入了全国“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人社部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参会专家呈年轻化,以70后、80后居多,创业热情高,具有很强的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在国外有自主创业经历的专家占比高,首次出现自主创业项目超过寻求合作的项目数量;四是本次报名参会的海外专家总人数高达400人,远超过历年活动报名人数。

  昨天,市区各级人社、招商等职能部门以及80多家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代表参与了对接洽谈。高新区、香洲区、横琴新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推介本区产业优势和人才优惠政策,吸引高端项目落户。

据悉,“广东珠海旅欧留学人员创业园”是省市共建、专为来广东创业的旅欧留学人员量身打造的创业孵化园。该创业园落户于横琴自贸片区的澳门青年创业谷,入园创业者在享受珠海市留学人员扶持政策的同时,还可享受横琴自贸片区特殊政策,实现优惠政策叠加。为推动创业园发展,省人社厅也将在宏观规划、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海外引才渠道拓展等方面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