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不清零诉求背后的流量痛点

02.10.2015  04:07
9月30日,三大运营商同时宣布,手机套餐内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将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一种新型服务形态,流量不清零颠覆了运营商原有的月套餐计费模式,是运营商践行央企责任,助力提速降费的积极举措。

原标题: 流量不清零诉求背后的流量痛点

  本报记者 李晓玉

  9月30日,三大运营商同时宣布,手机套餐内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将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流量套餐结转周期为一个月,即用户当月剩余流量可转存至下月底前继续使用。此项服务适用于所有手机上网按流量计费的月套餐用户,用户无需申请,即可升级。

  作为一种新型服务形态,流量不清零颠覆了运营商原有的月套餐计费模式,是运营商践行央企责任,助力提速降费的积极举措。流量不清零服务只是提速降费的一个举措,运营商未来如何在自身经营和社会责任之间达成平衡、监管部门如何推出实质性政策加快提速降费进程,还需要各方共同发力。

   流量不清零,各方看法不一

  三大运营商表示,“此次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的范围为按流量计费的手机月套餐,包括按月计费的基础套餐和流量可选包等,数据卡不在此次服务范围内。此举将惠及4G /3G/2G 手机月套餐用户,100%月套餐客户可自动享受,受益客户约占全部流量客户的80%。

  但同时运营商也指出,目前全球可借鉴的经验较少。由于流量不清零服务的推出涉及大量的系统改造割接和多个软件版本的发布上线测试,还包括数亿用户的服务数据梳理,涉及的工作量很大,细节非常多,在服务提供初期可能有不尽人意之处,欢迎广大用户拨打客服热线或到当地营业厅反馈以便改进。

  事实上,关于流量不清零的争论由来已久。2013年6月,长沙市民因流量被清零将长沙移动告上法庭。尽管以败诉告终,但也引发了业界对“流量清零”的探讨。2014年,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流量月末清零”问题,内蒙古工商局对电信业相关情况进行了立案调查。

  对于流量不清零政策,业界仍存在不同看法。支持者认为,流量不清零契合了当下很多用户的流量消费需求,或推动运营商流量货币化探索和转型。

  而反对者中,长沙中院的终审判决指出,流量只是网络计量单位,不属于物权客体。包月套餐是经营者在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条件下,为用户提供的优惠,用户享用优惠,也受使用时间限制。

  在多数电信业分析人士看来,一是目前全球仅有美国T-Mobile、AT&T、韩国SK电讯等推出了有限制条件的流量不清零举措,未形成主流。二是此举只对部分用户有利,而大范围提速降费尚待时日。此外,“流量不清零”势必影响运营商的利润。独立电信业分析师付亮称,“4G规模放号带来的降价空间或将封闭,也就是说年底前难再降价。

   流量不清零诉求背后的流量痛点

  事实上,流量清零问题成为社会议题,折射了当前流量消费的诸多痛点。

  一是流量资费虽已步入下降通道,据统计,2014年跟2011年相比,我国移动流量资费下降了60%,但下降幅度仍跟社会期望、用户要求有一定差距。

  二是套餐种类纷繁复杂,让用户无所适从。例如,中移动的4G套餐有4G商旅套餐、4G飞享套餐、4G上网套餐等,每种又分别细分为9档、8档、9档。此外,还有4G上网流量可选包、流量安心包等。如不仔细研究,用户恐怕很难选到合适的套餐。

  三是个性化定制套餐尚待完善。尽管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自选型资费方案,但很多都有限制条件。例如仅针对新入网用户,老用户暂时无法办理。在套餐资费不灵活的情况下,用户很容易发生流量不够用或者超支的情况,这也增加了用户对流量不清零的诉求。

  四是套餐内外差价过大。例如,套餐内几分钱1M,而套餐外3毛1M,相差了数倍。正因如此,将未用完的流量清零自然会让用户如同“割肉”。

   电信业如何跳出“塔西佗陷阱”?

  事实上,流量不清零只是用户诉求之一。随着流量不清零的落地,流量转增、流量共享等或许还会成为下一个点燃舆论战的导火索。近年来,在此起彼伏的舆论漩涡中,运营商俨然从共和国的长子、国家信息化建设先锋沦为了固守垄断的全民公敌。这让电信运营商与消费者的关系降至冰点,也让运营商的提速降费努力被忽视。当一个部门和行业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也被称为“塔西佗陷阱”。随着上述社会形象的固化,整个电信业也深陷“塔西佗陷阱”,难以获得公众信任。

  随着宽带网络成为社会经济运行基础设施,运营商不愿意提速降费?不愿分享互联网+蛋糕?答案显然不是。但在全行业营收下滑的背景下,运营商切实提速降费,与互联网+共舞,不仅需要摆脱各种思维枷锁,更需要摆脱体制枷锁。

  工信部数据显示,8月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40.8M,同比增长86.8%,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1.5亿G,连续8个月实现翻倍增长,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89.7%。在数据流量的爆发式需求下,用户对资费的敏感度与日俱增。流量不清零只是权宜之计,运营商还需要根据用户流量消费痛点,推进资费模式变革。这需要运营商破除思维上的束缚,加快原有业务体系架构的变革,开拓新增点。同时,集中发力,引导用户向4G迁移。近日,中联通表示,将停止3G扩容。三大运营商均已全力投入4G建设。

  与此同时,提速降费不应成为运营商的独角戏,需要政策之手的实质推进,解决运营商的后顾之忧,为提速降费腾挪空间。例如,调整对运营商的唯业绩考核,明确运营商的行业属性;加强行业立法工作,推动最后一公里等问题解决。

  目前,4G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和高投入期,解决用户流量消费爆发式增长与市场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尚需时日。消费者对此也应有理性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