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济宁市长深圳下海路:若不辞职或官至副部

21.09.2015  09:04

  南都独家

  前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辞职下海加入了深圳华大基因,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梅永红辞职到底为何?记者尝试多次联系华大基 因官方采访但都被婉拒。据统计,就深圳而言,近4年来每年因各种原因离开公务员队伍的人有一两百个,这当中,辞职、被开除辞退的各有数十人。而从1979 年至现在,深圳经历了11位市委书记和11位市长,未曾有人辞职,而在卸任深圳市委书记一职后基本都获得提拔重用。

   梅永红:地方任职5年后辞官

  如果不辞职 官至副部“问题都不大

  梅 永红1987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历任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技术员、技术培训部主任、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技术培训处处长 等职务,后很长一段时间在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工作。2010年,中组部从54个中央部委选派66名中青年干部到地方任职,梅永红就从科技部“空 降”济宁,2011年1月起任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今年9月6日,有当地媒体传出其忽然离职的消息,次日济宁市政府官网正式发布公告,称已接受梅永红辞 去济宁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并报人大会议备案。9月15日,华大基因正式对外宣布,梅永红将加入华大基因,并出任深圳国家基因库负责人。

  中 组部从部委选派青干到地方任职,有专家表示,主要是利于促进中央大力发展中西部的决心,这些官员大局观念强,熟悉中央政策,可能会为当地发展带来新方向。 但媒体分析,选派的官员大多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也曾表示担心,这些官员履新后很多做法不一定能被当地接受,开展工作会 相对困难。

  到2015年,与梅永红同一批委派到地方的干部中,不少人已回京高就或就地升迁,成为副省级干部,当中有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总局副局长刘俊臣,云南省副省长张太原等。与梅永红曾有一面之缘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他是一个观念比较新,选择主动性比较强的官员,本人的技 术水平也高,可以算一个教授型或学者型官员。如果不辞职,升到副部级的问题都不大。

  对梅永红入职华大基因,竹立家也表示理解。他表示梅永红一方面可以继续自己在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在个人发展空间和能力方面将有较大上升空间;二是对于深圳国家基因库和华大基因本身的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可做出的贡献都值得期待。

  “学者型的官员”未必习惯官场

  竹立家分析,虽然近年来反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中国官场的文化和用人制度方面仍存有问题,帮派化、圈子化仍然存在。梅永红的辞职,不能排除遇到了官场人际关系问题。“可能他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维持和协调,而作为一个学者型的官员,可能不太习惯。

  从 另一实际来看,由于整个经济社会都处于转型期,但转型的路径、方向和效果都还在探索,每个地方政府的一把手压力都很大。“如果加上官场政治权力生态不健全 的话,那压力会更大。比如可能很容易想到一些发展路径,但是很容易受到制约”,竹立家说。而要化解这种局面,他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依 法治国的能力,包括选人用人的过程,应依法消灭权大于法的现象,减少买官卖官的现象,减少来自这种圈层的压力。

  与沉默相伴的,是梅永红迅速融入了新工作。9月13日他第一次公开亮相,出现在新疆兵团六师新湖农场,参加华大小米与新疆中兵投资公司的谷子开镰仪式。而9月23日,他将以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的身份正式出现在华大基因主办的全球创客与产业未来的融合论坛上。

  深圳历任党政一把手未曾有人辞职

  在 深圳,官员辞职也曾发生。去年8月,时任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70后”正局级女干部刘燕突然辞职,一度引起媒体广泛讨论。近年来,深圳公务员辞职的人数 也较为稳定,据市人社局统计,2011年至2014年,深圳每年辞职公务员数量都未超过200人。其中,2011年,深圳离职公务员156人,其中被辞退 或开除的有几十人,辞职者五六十人;2012年,离职的公务员有231人,其中辞职及被开除辞退者有118人;2013年,共有247名公务员离开“体制 内”;2014年深圳共有278人离开公务员队伍,其中有部分调往本市事业单位或市外机关事业单位。

  然而,到目前为止,深圳还未见有党政一把手辞职。从1979年到2015年,深圳已经历11位市委书记。从仕途轨迹来看,第四位书记李灏从北京空降,厉有为、黄丽满、王荣3位从省外调任,其余书记均为省内提拔。

  获提拔重用是深圳历届市委书记卸任后的主要去向。深圳市是经济特区,是国家计划单列的副省级城市,深圳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是副省部级,可直接升任一般省份的省长。

  除 现任市委书记外,深圳10位历届市委书记中获得重用提拔的有6位,其中,吴南生1985年后当选为广东省政协主席,黄丽满获提拔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高丽从深圳市委书记卸任后调任山东省副书记、代省长,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李鸿忠则在2007年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 长,现为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湘获提拔为海南省省长,王荣获提拔为广东省政协主席后卸任深圳市委书记一职。

  其余4位 市委书记卸任后,依然担任重要职务。张勋甫1982年起任广东省计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9年离休,李灏1993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厉有为 1998年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常务),刘玉浦2010年4月从市委书记一职卸任,担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从 1979年到现在,深圳一共有11位市长,其中,吴南生、梁湘、李灏、厉有为、李鸿忠5位是市委书记兼任市长、。除了现任市长外,10位历届市长中,卸任 后获得提拔的有吴南生、梁湘和李鸿忠。其余7位中,除了深圳第一任市长贾华卸任后于1983年病逝,郑良玉于1992年11月卸任深圳市长后调任江西省副 省长,李子彬2000年4月调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于幼军于2003年5月调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只有1人被免去领导职务,2009年6月11日, 因严重违纪,许宗衡被免去其领导职务。

  专家观点  让干部正常退出  虽有机制还需完善

  对于梅永红辞职加入华 大基因一事,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本身是一个好事而非坏事。在多年来官员陆续有辞职下海的事件中,梅永红的离职可能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党政一把手弃官 从商。“从宏观原因上来说,我认为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的结果,整个社会官本位的思想在淡化,自我发展意识得到强化,官员的自主意识和选择意识也在增 强。

  回忆过去30年来,我国曾在90年代出现过官员离职潮。“但当时国家是鼓励的,被动性比较强,需要裁员。而现在,官员离职是 主动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竹立家认为,未来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但基于公务员薪资体系和社会地位的相对稳定性,暂时不会出现离职潮,尤其 是党政一把手的离职。

  南都记者注意到,其实从2005年开始,对于公务员体制方面就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2008年,在《建立健 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0年工作规划》中,中央首次提出了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的问题,要使公务员及领导干部退出机制成为正常退出多样 化、能上能下常态化、过失过错纠正及时化。“在研究能进能退的干部体制时,我们也在考虑这一现象。不仅是犯错误了能上能下,还要考虑到一些干部正常的退 出。”竹立家称,在国外官员辞职很常见。不过现实情况中,上述退出机制用得较少,无论是管理细则还是审计、追责方面细则都缺乏细化。

  深圳往届书记市长卸任后怎样了?

  部分往届市委书记

  除现任书记之外,深圳已有过10位市委书记

  吴南生

  1979年初兼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

  1985年后任广东省政协主席

  梁湘

  1981年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深圳市市长

  后获提拔为海南省省长

  李灏

  1986年任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

  1993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厉有为

  1992年任深圳市市长、1993年任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

  1998年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常务)

  张高丽

  1997年任深圳市委书记

  卸任后调任山东省副书记、代省长

  现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

  黄丽满

  2001年任深圳市委书记

  后提拔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鸿忠

  2003年-2005年任深圳市市长,2005年任市委书记

  2007年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现为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荣

  2010年任深圳市委书记

  卸任后获提拔为广东省政协主席

  部分往届市长

  除现任市长之外,深圳已有过10个市长

  (部分同时担任过市委书记)

  郑良玉

  1990年-1992年任深圳市市长

  1992年11月卸任深圳市长后调任江西省副省长

  李子彬

  1995年-2000年任深圳市市长

  2000年4月调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于幼军

  2000年-2003年任深圳市市长

  2003年5月调任湖南省委副书记

  统筹:南都记者  米燕

  采写:南都记者  熊晓艳  米燕

  南都制图: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