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酒业举步维艰:两次借壳上市未果

03.06.2014  13:42

  2014年4月11日,宁夏大元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146. SH,下称“大元股份”)拟30亿元收购湖南浏阳河酒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浏阳河酒业”)一事,经过半年的“议婚”后,以“分手”告终。

  《中国经济周刊》从浏阳河酒业获悉,在大元股份刊发终止收购行为公告前,浏阳河酒业已将“生辰八字”投向了甘肃皇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000995. SZ,下称“皇台酒业”)。与此相呼应的是,2014年4月1日,皇台酒业多次发布“筹划重大事项”公告,至今未能复牌。

  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中国白酒行业二线品牌中的“当家花旦”——浏阳河酒业已遭遇单独上市不成、两次借壳未果、重大财务危机、“对赌”失败等挫折,目前创始人大权旁落,PE深度“被套”,经销商失去信心,劳资纠纷不断,企业基本停摆。

  在中国白酒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在资本与实体之间,浏阳河酒业就像一个酩酊醉汉踉跄狂奔。

   三次“借壳”:

   资本市场上的“暧昧情感

  4月1日,以经营白酒和红酒为主营的皇台酒业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承诺在相关事项确定后及时披露并予复牌。两个月的时间过去,连发7次进展公告,皇台酒业重大事项至今仍遮山隐水。

  3月底和4月初,《中国经济周刊》在对浏阳河酒业相关高管的采访中获悉,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通过借壳达到上市诉求的并非市场所公开的大元股份,现已改为总部位于甘肃省武威市的皇台酒业。

  本刊记者发现,皇台酒业已列入浏阳河酒业多位中层以上员工的手机股票交易系统的自选股内。

  皇台酒业2013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08亿元,净利润-2930万元,每股收益-0.17元。公司2013年报称,白酒产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况已经非常突出。若将2012—2013年度深重的行业危机看作是由严控“三公消费”而引发的,那么其后的厂商产品结构调整自然是对于市场的回应,未来行业并购风起云涌。

  “大元股份官司缠身,与公司主业不符(编者注:大元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化纤产品),资产状况不佳,据说也筹不到资。”浏阳河酒业要求匿名的高管透露,“这次与皇台(酒业)谈,主要是受‘老板’(指浏阳河酒业董事长彭潮)的推动。

  虽与皇台酒业“私定终身”,但浏阳河酒业与大元股份的合作并未解除。4月11日,大元股份终于刊发一份“迟来”的公告,称公司收到浏阳河酒业《关于终止合作的通知函》,函称:“经我公司认真研究,现通知贵公司,因非公开发行收购浏阳河酒业存在不确定性,我方决定终止本次收购事宜。”耗时半年之久的大元股份收购浏阳河酒业事项由此终止。

  以化纤产品为主营的大元股份2013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9万元,净利润-9296万元,每股收益-0.46元。2014年5月23日,该公司刊登关于原控股股东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的公告。

  “倾心”皇台酒业,这已是浏阳河酒业在资本市场的第三次“借壳”了。

  2009年3月,浏阳河酒业曾与通葡股份(600365.SH)签署过股权收购协议,前者希望以资产注入后者的方式最终实现整体上市的可能,最终未能如愿。2009年底,彭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谈判本来很顺利,但主要问题卡在了通葡股份350名职工的安置上。

  实际上,自2007年以来,浏阳河酒业还曾多次对外宣称上市计划,甚至香港市场、美国市场都在备选方案中。在2011年湖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中,浏阳河酒业还位居长沙市拟上市企业名单的第二位。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