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海上丝绸之路]大埔青花瓷漂洋过海记

31.10.2014  11:42

  自2013年起,我市先后超过福建泉州和广东潮州,成为我国工艺陶瓷出口最大产地。作为陶瓷出口大市,一批批陶瓷如何销往海外?外销产品有何特色?日前,记者来到了“中国青花瓷之乡”大埔县,探秘陶瓷从生产到销往海外的全过程。

  广东昌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桃源镇工业小区内占地规模较大的公司,记者来到该公司时,该公司还在扩建综合实验室。进入厂区,工人们正在分工合作生产陶瓷。走到展览区,只见琳琅满目的产品堆满了一个个柜台,一个个产品形态各异,部分产品可看出明显的异域风格,有些则融合了我国的传统元素。该公司总经理邓国舟告诉记者,每年除了接受老客户的订单外,公司还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揽单。柜台上的展品都是销往海外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些是公司自主研发,有些是依据客户需求定制,而海外订单中依据客户意图进行设计生产的产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管世界各地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哪一种宗教、哪一种习俗,只要客户提出要求,我们就能按他们的需求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邓国舟说,为了更好迎合海外市场的需求,让产品更适销更对路,公司研发队伍每年还会到大型展会上收集信息,研究市场需求。因此,每年公司都会生产融合了西方文化元素的陶瓷,运到世界各地销售。“因为文化差异,销往海外的陶瓷仍以中低端为主,工艺大师创作出的产品销量并不多。”邓国舟说,高端产品卖不起价是目前大埔陶瓷企业的困境,大多企业销往海外的产品瞄准的是中低端市场,产品以日用瓷为主。与海外市场不同,国内市场产品涵盖了高中低端市场,品种选择丰富、文化附加值高。

  尽管产品档次不同,面对的客户群也不同,但产品质量的把控却是统一的。“拓展国际市场,最关键的是产品质量。”邓国舟说,由于国内外不同的检测标准,所以企业生产时有一系列严格的检测,除了自检外还有第三方研究所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一旦检查出不合格的产品,我们都是现场打烂,不会将其当为瑕疵品出售,保证企业的信誉。”正因为有着如此严苛的质量把控过程,该公司产品一直受到海外客户青睐,即使在前两年全球经济较为低迷的大背景下,出口额仍未下跌。

  通过一关关的检测后,大埔陶瓷将漂洋过海来到欧美、中东、南非等地区。不同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交通路网的完善,陶瓷漂洋过海的路径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发往潮州港全部需要在高陂码头装货,现在在公路方便以后基本走陆路了。”邓国舟回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高陂各码头行人、船只络绎不绝,需要排队才能将货物运上船发往海外。(郑炜梅  李立杰  王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