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海事局出台报告明确水域四类通航情况

18.10.2014  11:03

  本报讯  (记者练海林  通讯员孙向阳  李明辉)由梅州海事局历时十个月调研完成的《梅州市内河水域通航情况认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出炉。《报告》对相关水域通航情况进行明确认定,对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我市内河水域有点多、线长、面广,水库、小河流众多的特点,主要河流有韩江、梅江、汀江、梅江的支流琴江和五华河、石窟河、黄金河、榕江北河。至2014年,大埔港区茶阳作业区、梅州港区松口作业区和蓬辣、银江等港点和简易采砂码头仍保持生产营运,主要货源有水泥、矿性建材、煤炭等。全市拥有内河运输船舶约884艘,还有约500艘潮汕籍船舶往返梅州各港口,船舶通航集中度较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市部分主要航道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航运需求,同时,拦河电站、桥梁的大量修建,采砂作业和水上旅游业的兴起,以及受自然因素影响出现的险滩出露等,造成我市一些水域通航存在障碍和安全隐患,也给安全监管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梅州海事局于去年11月成立认定课题组,历时十个月,经过现场调研,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和职能部门意见,并组织召开多次评审会,完成了《梅州市内河水域通航情况认定研究报告》。《报告》从梅州水域通航基本情况入手,对内河水域进行分类和水域通航认定的可行性分析,建立认定指标体系,提出“通航水域”“限制性通航水域”“封闭水域”和“非通航水域”四个概念,确定认定标准和原则,并形成认定结果。

  《报告》还为下一步针对各水域细化管理措施,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监管指南,提高封闭水域和限制性通航水域海事监管水平、明确非通航水域的安全管理责任奠定基础。

  各水域通航认定情况

  通航水域:韩江(三河坝至蔗溪口,81公里)、梅江(三龙水电站至三河坝,91.6公里)、汀江(青溪水电站至三河坝,30公里)。

  限制性通航水域:梅江(水寨大桥至三龙水电站,69.4公里)、石窟河(长潭电站至石窟河口,61公里)、琴江(安流至水寨,37公里)、五华河(铁场至河口,57公里)。

  封闭水域:蕉岭长潭水库、平远相思河、大河背库区、合水水库、益塘水库、梅西水库、黄田水库、青溪水库、三河坝水库、双溪水库等。

  非通航水域:黄金河、榕江北河、宁江、琴江(安流以上)、程江、柚树河、松源河、银江、梅潭河、樟溪河等除一类封闭水域以外的水域,城市园林水域、库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