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海关首创“参数判别,分类作业”无纸化改革

11.06.2014  03:41

  广东新闻网广州6月10日电 (唐贵江 郑红芬 张程)记者10日从黄埔海关获悉,该海关首创加工贸易“参数判别,分类作业”无纸化作业改革,自2013年10月启动以来,企业办理手册业务的平均时间由改革前的5小时/次大幅缩短至15分钟/次,效能大幅提升95%,70%的低风险手册均实行快速审核,受益企业达4000余家。

  黄埔海关副关长林建平说:“参数判别,分类作业”无纸化改革,其实就是海关用加工贸易差别化和无纸化管理给诚信守法企业带来更大便利。传统保税监管模式倚重手册、单证审核,无论企业资质如何、手册风险如何,业务流程均无差别。”

  与之相比,“参数判别、分类作业”模式根据企业诚信进行风险分类,利用海关通关作业系统将高、中、低风险手册自动分别判别至“红、黄、绿通道”,对低风险手册实行网络快速办结,手册设立、变更业务从企业发送申报数据到海关办结最快仅需4分钟。

  成立于1999年的精成科技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电脑、服务器、电子零配件为主的企业。该公司关务部主管李玉雯表示,公司进出口业务量较大,每月有30多单货物,以前每单都需要到海关业务现场办理手册设立、变更、核销等手续。

  去年年底,该公司作为黄埔海关AA类企业,第一批参与了海关电子化手册“参数判别、分类审核”改革,很快就尝到了“甜头”。由于资信良好,现在企业90%的手册单证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办结,仅此一项每月就为公司节省七千多元。

  在“参数判别、分类作业”模式下,企业享受便利服务的门槛也大大降低了。由于引入了“负面清单”管理理念,在加工贸易手册设立、变更、核销环节,所有非禁止、非高风险企业都给予平等优惠待遇,在监管上一视同仁。目前,关区70%左右的加工贸易手册由“绿通道”人工确认快速办结,享受“绿通道”便利的企业约占关区企业总数的50%。

  除了差别化管理带来的守法便利,“无纸化”也是“参数判别、分类作业”模式的显著优势。林建平说:“企业通过‘加工贸易无纸化辅助信息系统’,可以随时查询加工贸易业务办理的状态和进度,也无需再递单、挂号,真正实现了随附单证网上传输、作业流程全程无纸,真可谓关企双赢”。

  来利眼镜制品(东莞)有限公司报关经理骆天明说:“我跟海关打交道十几年了,总体感觉海关的改革有明确的方向:办事效率不断提升,守法企业享受到便利措施越来越多,企业进出口通关速度也越来越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