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学者聚焦容庚

12.10.2014  16:02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纪念容庚教授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20届年会分组讨论会,在东莞会展国际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以及海外的过百名学者专家,就古文字的多个研究领域,以及容庚先生学术成就与治学精神等作分组讨论。

  关于容庚先生的学术成就、治学经验和精神品格的研究,不少学者一直在努力。这次专家提交的多份研究论文,包括对容庚的汉字发展观、其成名作《金文编》的研究,也有对容庚印学思想与篆刻成就、容庚在岭南文献研究的贡献等学术上的探讨,还有关于容庚晚年趣事、容庚杂记等反映容庚精神的报告。在昨日的容庚研讨小组讨论中,各位专家学者就其最新的研究论文,每人作10分钟的发言。

  各位专家的论文报告,虽然各自研究的范围不尽相同,但一谈到容老的学术成就与治学精神,无不由衷称赞。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宝春称,她已多年没有参加古文字研究会的年会,因为这次有关容老的学术研讨,特意前来参加。她表示,希望借此次机会多与同行交流互动,互相学习促进。

   专家研讨:容老一生不断修订《金文编

  容庚先生的成名作《金文编》是古文字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之一。从1925年的贻安堂版到1985年的第四版,容老一生不断对其进行修订。不少学者也一直对《金文编》进行研究。

  陈双新教授就《金文编》的第三、四版做了比较研究。陈教授称,《金文编》在文字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超越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为现今编写工具书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同时,《金文编》作为学术经典著作,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也值得探讨。容老一生不断对其修改补订,在注释的添加、正文与附录的互补等方面,都作出了修订。

   容老认为汉字应“易识易写

  关于汉字的繁简使用,在社会上一直存在争议。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黄德宽在《略论容庚先生的汉字发展观》中谈到,容庚先生很早就对于汉字简化提出个人观点——“简化部首,去太去甚,以易识易写为主,与正书不要相去太远”。容老通过研究汉字体系内部由繁而简的发展轨迹,认为简体字流行乃大势所趋。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陈斯鹏指出,对于文字改革,容老说“别先提主张,关键在实习”。容老以身作则,编著了简体字典,而且也在著作和书信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