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武林“高手”齐聚江门比武

26.10.2015  02:11

  中新网江门10月25日电  (建群 卓国雄)为期两天的“中国侨都·武在江门”首届江门侨乡武术文化节,25日在江门五邑大学开幕。来自海内外武林“高手”齐聚江门比武,以武会友,交流武道。

  开幕式上,来自江门五邑各地的蔡李佛拳、咏春拳、周家拳、梁家拳、佛家拳、太虚拳、洪拳等武术门派的武林“高手”各展身手,为市民送上精彩的武术和龙狮展演。

  当天,还举行了“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揭幕。该中心成立后,将具备理论研究、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成为江门五邑侨乡各拳派的交流平台,让侨乡武术文化,远播海内外,近惠众乡里,进一步推动侨乡武术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整合发展,打造中国侨都的文化新品牌。在“侨乡武术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研讨会上,还邀请了广东省知名的武术方面的专家教授,为江门侨乡武术文化的发展传经送宝。

  江门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南北方、海内外武术文化的多方融汇,既博采众长又独具侨乡特色。自古以来,江门崇文尚武风气浓厚,在武术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拳、狮、龙为主的侨乡特色武术文化,特别是蔡李佛拳、咏春拳、周家拳、太虚拳、李家拳传播甚广。此外,民间尚武之风盛行,武术大师也层出不穷。据江门五邑地区县志记载,自元、明、清时期,江门产生的武举人多达565人。

  目前,蔡李佛拳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鹤山偏身咏春拳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虚拳和周家拳则成为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门市有武术爱好者3万余人,武术培训机构50多家。

  江门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侨乡武术文化很早就走出国门,在海外广泛流传,是中国近代文化传播海外的重要载体。仅蔡李佛拳、咏春拳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各有300多万弟子,如今,江门各门派在海外的弟子近千万。

  据悉,为了更好地打造江门武术品牌,今年年初,江门市委宣传部提出重点打造“全国武术之乡”,计划用2年的时间进行申报,有望在2017年实现这一目标。江门近期正计划开展“武术寻根”活动,深入挖掘新会蔡李佛拳、鹤山咏春拳等武术文化精髓,通过举办蔡李佛拳、咏春拳赛事和交流活动,吸引海内外蔡李佛拳、咏春拳弟子到江门寻根祭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