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光坡镇:小小圣女果,红火大产业

14.12.2014  14:10

  新华网海口12月14日电(记者张钟凯、夏冠男)海南陵水光坡镇的镇委书记黄聪这几天特别忙,因为镇里首届圣女果采摘节就要开幕了。

  “不要小瞧我们这些小番茄,普通产地的圣女果一般两元一斤,光坡圣女果最高卖到6元多,还供不应求呢。”黄聪说。

  在黄聪看来,这就是品牌农业的力量。由于光坡镇土质盐度高、气候介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和吊罗山的天然水源,这里产的圣女果清甜甘美,鲜亮诱人,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很畅销。

  沿着省道开进光坡镇南部的武山村,便进入了圣女果的海洋。武山村拥有全县最大的田洋,是陵水县著名的粮仓,也曾是海南粮食高产的“三面红旗”之一,如今,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圣女果村”,透红的圣女果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红火的日子。

  目前光坡镇圣女果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亩产在8000斤至12000斤,每年冬天来这里采购圣女果的商户都超过200家。圣女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解决了本地村民的工作,还带动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

  据村支书陈声福介绍,目前政府已完善了种植、加工、运输、市场销售一条龙配套服务,建立了冷冻厂和泡沫箱生产企业,正在申请国家级万亩圣女果生产基地,并开始着力发展采摘旅游和观光农业。

  然而光坡圣女果产业红红火火的同时,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因为打出了品牌,很多地方会打着光坡的旗号售卖产品,导致市场上光坡圣女果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了行情。”陈声福说。

  为保证产品质量,规划市场销售,光坡镇申请了地理标志保护,对采购资格和程序进行严格审批,必须先申报,再测量质量,然后才发授开采证,以确保品质恒定。

  与此同时,陵水县农委办副主任邓崇海表示,产品的热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承包种植户,其在耕种过程中存在过度使用化肥的现象,不够注重土质的维护和改善,可能会影响产品品质。

  “我们一直在推广使用有机肥和轮作制度来改善土质,建议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降低劳动力成本,希望农户能科学耕作,要有长远意识,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保持品牌农业的生命力。”邓崇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