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将全线合龙 最后12米“海底穿针”到底有多难?
24.04.2017 18:54
本文来源: Southcn.Com
4月24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12米的接头抵达施工海域,凌晨由世界最大单臂全旋回起重船“振华30”进行吊装试验。5月初,在同一片海域,最终接头将正式吊装沉放,它的对接成功标志着全长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线合龙,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也将迎来全线合龙。
“最终接头安装是整个工程难度最大、风险最大、最关键的环节,简直就像‘海底穿针’”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形容。
这个重达6000吨的接头是什么样的?这段12米长的最终接头到底有多难?“南方+”为您率先揭秘。
3月7日,最终接头运抵珠海后,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混凝土浇注、舾装件安装等施工。 “最终接头体积虽小,却比普通沉管复杂得多。”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副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高纪兵说,港珠澳大桥最终接头是一个巨大的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长12米,底板长9.6米,高37.95米,宽11.4米,重达6000吨,是国内第一次使用“三明治”梯形沉管结构。
“最终接头将被安装在海底28米深的E29和E30两节沉管之间约12米的空间,像个楔子一样将海底隧道连为一体。” 高纪兵介绍。
与沉管安装的浮运沉放不同,最终接头安装采用吊装沉放。由于最终接头在水下安装空间两侧严重受限,且三维方向上互相影响,可用的安全距离仅有5厘米左右。接头吊装时,要通过一艘超大能力的吊装船,将这个重达6000吨的接头吊起并平移90度到达安装位置上方,“考虑风力、海流、浮力等多种因素,误差只允许在1.5厘米以内”,林鸣介绍,也就是说,接头要在安装位置上方始终以1.5厘米的平面误差缓慢下沉实现对接,“这在世界交通领域是史无前例的,无异于‘海底穿针’”。
1 2 3 下一页
编辑: 刘自如本文来源: Southcn.Com
24.04.2017 18:54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