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鸭子”投身海洋学 张培震院士曾研究地震发生原理作贡献

06.04.2017  09:12

  张培震院士

大洋网讯  2015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全职受聘中山大学,成为中山大学一员。这位在大陆动力学、青藏高原演化、地震构造与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卓越研究成果的科学家,系统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并为解释地震发生的原理做出了新的贡献。也正因此,他在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到中山大学的张培震,要和同事们一起发展学校的海洋学科群,这是中山大学也是广东省的重要发展战略,他笑言自己这个“旱鸭子要被赶下海”。不过他同样甚至更为看重的是教书育人,制定明确的计划要给本科生上课。张培震说,他极为珍惜这个有创造性的工作机会,对中大和广州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院士小传

张培震,河南淮滨人,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1987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87~1991年在美国内华达大学新构造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于1991年回国工作,历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其中1995~2004年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起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2014年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培震是国际知名的地震动力学专家,他在Nature、Science发表多篇论文,先后在1992、2003和2006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同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3年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2004年获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先进个人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同年获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1年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在美读博为了研究任务三天三夜不睡觉

去年8月,在中山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张培震院士为新同学讲授题为《大学之路——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大人》的“大学第一课”。虽然来中大还不足一年,但他已对这所知名学府了解甚多。他对新生说,“热爱、努力和运气就是开启成功大门的三把金钥匙”。这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个人人生经历的注脚。

1955年出生于河南信阳淮滨的张培震,父母都是小学老师。1976年,张培震被推荐进入长春地质学院学习。大学一年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大学毕业后还能念“研究生”,于是下决心把考研究生作为大学的奋斗目标。整个大学期间他从没回过家,坚持在校学习,每天6点起床,长跑3000米,念1小时英语,晚上11点睡觉,周末没有休息过一天,最终在1979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开始硕士学习。

1982年,张培震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初到异域,张培震的第一堂课就让他至今难忘,“几乎没有听懂教授的一句话。”公派留学的张培震想到如果继续这样,自己可能无法顺利毕业,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只能用一个字来解决问题:拼。

他买了一个收音机,调到新闻频道,除了上课之外连睡觉都戴着耳机听,渐渐地他开始适应语速很快的美国口语了,一个星期后竟能听懂课了,“”使他很快地渡过了语言难关;下第一堂课后,他询问教授使用的教材,却被告知研究生课程没有教材,内容都是近几年刚刚发表的新成果,可以到图书馆查最新的杂志,于是,张培震整天泡在图书馆里面读文献,“”又使他很快地渡过了学习难关。然而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例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研究任务甚至曾经三天三夜不睡觉,连续奋战;为了解答三道开卷试题,他提交的答卷长达79页纸,相当于一篇科学论文。

20多年野外考察揭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

1991年,结束在美国内华达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后,张培震回国从事地球科学的基础研究,当时的兴趣主要在大陆动力学、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地震构造与气候变化。

张培震说,自己对基础研究比较感兴趣。从事地球科学这一行很辛苦,要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亲眼看,要观测就要取得第一手数据,到别人没到过的地方。但也恰恰因为这样,自己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别人所未触及的,“每发现一个新现象都会高兴很多天。

张培震最满意的科学贡献还是对青藏高原的研究成果。他通过对十年尺度GPS资料的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内部拉张剪切、周边挤压缩短的现今构造变形状态,解剖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和祁连山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天山隆升和变形的动力学模式,也提出了中国大陆刚性地块运动与非刚性连续变形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这个研究的意义在于,知道青藏高原怎样运动才能理解是什么在推动运动,进而推测运动会带来的后果,也可获知矿产资源分布、环境变迁起源和灾害发生机理。

20多年的时间,张培震扎根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的一些自然环境恶劣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搞科研要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特别是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长期性、艰苦性、连续性和难以预测性等特点,需要研究者厚积薄发。因此,需要多一些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

张培震说,作为科学家,仅仅做基础研究不够,科研还是要服务于老百姓的生活。在这一方面,他主要工作集中在地震研究领域,参与主持了全球地震灾害评价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编制,评价了我国主要断裂的地震危险性,主持了有关强震预测的973项目,组建了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汶川地震发生后,张培震担任综合科学考察的总指挥,组织了长达半年的野外科学考察,在大量野外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汶川地震长复发周期与缓震间变形的孕育特征、高角度铲形逆冲的破裂模型和多单元组合的成因模式等一系列新认识,为理解汶川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及其灾害机理做出了贡献。

广州印象:轻松包容学术气氛浓

来(广州)之前有点担心听不懂广州话。来了以后,一点担心都没有了。”他说,广州这个城市既充满了活力又开放包容,同时也很宜居。广州和中山大学轻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也让他很喜欢。他也说“从做学术的角度来说,首先需要轻松的学术氛围,这样才能产生科技创新的灵感,另外也需要适当的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旱鸭子要被赶下海

2015年9月,中科院院士张培震全职受聘中山大学,成为中山大学一员。不管对张培震还是中山大学,都极为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张培震说,来到中山大学工作可说偶然也不偶然。小时候,父母告诉他好好读书才能上大学,三所最好的大学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中山大学。后来他求学出国,一直无缘到中山大学。2014年年底,一次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来到中山大学。“早上我在校园转了一圈,被校园的风景打动,冒出了个念头,要是在自己从小就知道的校园工作的话肯定很好。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但其实对中大也有很多了解。

同样吸引张培震做出决定的还有中山大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大有文理医工齐全的学科,发展势头也很好,中大活跃的学术气氛也很吸引我”。

作为院士,他要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国家重大需求领域。但同样重要的是,他还要做好一个老师。“以前在研究所就是研究,到大学后自己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要花很大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接下来要开课,给本科生开课,更要给一年级本科生开公共课,这是作为一个教授首当其冲的任务。将来我也希望在中山大学开地球科学基本课程,把最基础的地学理论用年轻人能接受的语言教给学生,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会有好处。

中山大学正在建设涵盖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和海洋人文社科的完整齐全的“海洋学科群”,向海洋进军。张培震就担任新成立的海洋科学中心主任。他需要和同事们一起,为海洋学科的发展找准目标和方向。他还要参与制定南海研究院建设方案,招揽海洋科学界的优秀人才。“希望能在很短时间内把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的骨架搭建起来,通过十几年的努力,能把中大海洋学科群建设为世界一流或接近世界一流。

广东有国内省市最长的海岸线,并明确提出海洋强省战略,发展蓝色的海洋经济。生在北方,工作在北方的张培震,笑称自己是“旱鸭子”。“学校动员我‘下海’,要把我从陆地赶到海里。

文/广报记者徐静 图/广报记者王维宣 通讯员蔡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