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深研院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荣获“慈善创新活动(项目)奖
9月5日,为宣传“中华慈善日”,弘扬慈善文化,表彰先进典型,推动深圳“慈善之城”建设,深圳市民政局在市民中心举办“庆祝第三届中华慈善日暨2018年深圳慈善月总结及成果展”。深圳市副市长黄敏、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市慈善事业联合会会长张思民等领导出席此次活动,并发布第四届鹏城慈善奖评选结果。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因影响广泛、管理科学、社会效益良好、可持续发展等原因,得到评委和网友的一致肯定,荣获2018深圳慈善月“慈善创新活动(项目)奖”。
7月是深圳市的慈善月,期间,海大深研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海洋环保活动。7月1日,研究院救护了一只误吞渔线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绿海龟;7月8-9日,首届中国珊瑚礁普查首站--深圳站活动拉开序幕,由科学家与志愿者组成的普查队伍已在杨梅坑、大辣甲、鹅洲等站位完成普查活动;7月19日,在大鹏新区经服局和中海油深圳LNG的支持下,在大澳湾组织开展全国最大规模的珊瑚种植活动。7月,在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和妇工委指导下,推出“守护蔚蓝”海洋科普课堂,将陆续向公众开放80节室内与户外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公益之路任重道远。海大深研院自成立之初就将科研引入慈善,积极投身于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事业,在不断开展公益创新的同时,也以榜样的力量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支持海洋环保。此次研究院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获得“慈善创新活动(项目)”奖项,正是对海大深研院近年来用心付出的肯定与鼓励。
2016年,研究院建立了全国首个珊瑚保育中心,并积极开展珊瑚繁殖、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去年,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以珊瑚为主要救护对象的国家海洋珍稀濒危物种救护基地和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据统计,近两年,海大深研院协助大鹏新区经服局和大鹏渔政大队救助了12只海龟、3头江豚和一头抹香鲸;在深圳东部海域种植了3万余株珊瑚,投放鱼、虾、贝苗1千多万尾;开办“海洋大学堂”,广泛开展海洋意识教育活动;先后举办了首届国际珊瑚节、世界海洋日广东主会场和大鹏会场活动;协助新区开展海岸岸滩整治修复,创建全国首个珊瑚主题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推动大鹏半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牧场和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一系列举措得到社会各界和全国媒体的极大关注。今年1月,由我校深圳研究院发起的珊瑚保护公益项目已荣获第七届中国公益节2017年度绿色典范奖,公益节海洋环保类唯一一个金奖。
据了解,从2011年起,深圳将慈善日、慈善月活动与广东扶贫济困日调整到统一时间,确立每年6月30日“广东扶贫济困日”为“深圳慈善日”,每年7月为“深圳慈善月”。今年深圳慈善月期间,各公益慈善组织及社区围绕“关爱贫困群体,共创美好生活”主题设计慈善月活动方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慈善活动。截至7月3日,深慈联共征集慈善月活动方案175项。活动中共有20个慈善创新活动(项目)、10个慈善活动优秀机构、15个慈善活力社区得到通报表扬。
(新闻主编:陈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