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湿地有望入选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
大洋网讯 广州日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网站获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日前正式公示,共有20个新增项目和1个扩展项目入选,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广州市海珠区)入选其中,目前该项目公示期已经结束。据了解,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即海珠湿地,是我国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湿地。
(海珠湿地里的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
据悉,原农业部自2012年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China-NIAHS)的挖掘和保护工作,2013年5月21日,原农业部公布了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迄今先后公布了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共有118个项目入选。其中,广东有3项,分别为第二批入选的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第五批入选的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
历史:千年围海造田 筑堤种果
海珠湿地水网交织,绿树婆娑,百果飘香,鸢飞鱼跃,积淀了千年果基农业文化精髓,融汇了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美景,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
此次入围公示名单的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折射出绿色美景背后的悠久历史。
该系统地处经千年围海造田、筑堤种果而成的岭南名果产区,农耕与果商历史文化悠久,文脉绵远。其独特的果基农业系统,是珠江三角洲唯一保留至今的独特河网堤围果林生态系统。位于该区内的沥滘村,自明朝开村,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现在还有少数村民具备传统果林种植与果基养护的农耕技术。
据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二《鳞语·美鱼种》记载:“广州诸大县中,往往弃肥田以为基,以树果木,荔枝最多,茶桑次之,柑、橙次之,龙眼多树宅旁,亦树于基。”珠江三角洲“肥田为基、以树果木”的果基种植技术至清初已非常成熟。湿地果园是唯一保留至今的独特河网堤围果林生态系统,园内种植荔枝、龙眼、杨桃等果树可考的历史长度超过了100年,园区80年以上古树超过1000株。
据介绍,果园所在区域拥有文化多样性,与果园相关的8条行政村历史文化悠久、文脉绵远,现存大量始建于明、清、近代的祠堂、民居、桥梁、门楼、古井等构、建筑,尤其是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小洲历史文化村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此外包括传统的民间竹编工艺、纺织工艺、赛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以及小洲村周边的绘画艺术与现代雕塑等新兴文化。
未来:擦亮果基湿地农业系统新名片
随着海珠湿地一、二、三期的全面开放,作为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最美的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湿地为广州市民提供了宝贵的生态空间。同时,海珠湿地毗邻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琶洲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生态优势对科技、人才、资本的吸引力正进一步彰显。“能够叠加农业遗产价值,高端要素集聚效应无疑会更加显著。”民建海珠区基层委员会负责人说。
据悉,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申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持续推动。2018年,在海珠区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民建会员李俊博士代表民建海珠区基层委员会做了《关于海珠果基湿地农业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建议》大会发言,并以集体提案提交大会,得到中共海珠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并给予了积极回应。广州市政协委员、民建广州市委会经济委副主任付伟在上述发言的基础上整理了《挖掘万亩果园农业遗产 打造广州活力“南肺”》提案提交市政协。“海珠湿地入选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让这个大会发言和提案结出了一枚沉甸甸的果实。”该负责人说。
“海珠湿地内保存着自明代以来体系完整的城央热带果树种植系统,是珠江三角洲唯一留存至今的河网堤围果林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文明传承价值;同时,全国首创‘只征不转’保护模式保护果基农业系统,是利用国土资源的生态智慧典范。”民建海珠区基层委员会认为,推动海珠湿地农业申遗,对于增强海珠的岭南文化认同感和城市标志功能,为吸引国际行业顶尖人才长期落户海珠营造优质人居环境,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应以此次申遗为契机。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传统村落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打磨擦亮海珠湿地全新农业文化名片,使其成为独特的‘生态+农业’智慧活化承载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