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类从72种增加到177种

06.11.2020  16:45

大洋网讯 海珠湿地是广州城央的“绿心”,其生态环境质量备受关注。记者11月6日从生态环境部门获悉,近年来湿地各项生态因子逐年向好,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自2015年自动监测站建成至今,湿地周边区域PM2.5数值从3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17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52.8%;鸟类从72种增加到177种,果树树种从原来10余种增加到200多个品种。

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的黑面琵鹭现身海珠湿地。

湿地观鸟成为独特风景线

海珠湿地是岭南水果的重要原产地和基因库,也是自然界小生灵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海珠湿地已然成为广州这座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生态工程,在繁华都市中呈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生物景观。

到海珠湿地栖息的候鸟越来越多,慕名来观鸟的人群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今年已经90岁的孙伯和两位老友一起来海珠湖拍鸟,他笑着说:“我们三个,分别是87岁、90岁和92岁了,还在为鸟痴迷。”宽阔的水面成了鸬鹚、鸳鸯、苍鹭、斑嘴鸭等众多水鸟的乐园。它们时而在湖面展翅低飞,时而在湖中追逐、觅食,为碧水青山平添一份灵动。“你看这张,拍到了它展翅的样子,这姿态是不是特别美。”孙伯指着照片里的苍鹭,眼神里透着惊喜。他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背着相机去过新疆、西藏。现在年纪大了,只能在城市里走走,这里鸟儿多,空气好,路走着也比较平坦舒服,我每个星期都会来。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夜鹭现身海珠湿地。

湿地周边PM2.5浓度降幅达52.8%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区分局不断完善湿地监测网络体系,为评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目前,海珠湿地范围内有2个空气监测、4个水质监测自动站,同时对11个水质指标和6个空气质量指标进行全自动、全天候、实时监测,每年获得数据约13万个。自2015年自动监测站建成至今,湿地周边区域PM2.5数值从3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17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52.8%,PM10数值从6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41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3.9%。

目前,湿地各项生态因子逐年向好,生态结构日趋稳定,功能持续提升。湿地水质从劣V类提升到III类;恢复6平方公里垛基果林挂果能力,果树树种从原来10余种增加到200多个品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维管束植物从379种增加到630种,鸟类从72种增加到177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7种、广东省级保护鸟类21种,鱼类从46种增加到58种,昆虫种类从66种提升至285种。

海珠湿地风景宜人、环境绝佳。

海珠区还不断强化生物栖息地环境综合整治,对汇入湿地的河涌以及边缘村级工业聚集区,持续开展违法排污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公安、生态环境、水务、湿地等部门与街道一体联动,精准打击,通过“公安网+盘查”“大数据+预警”“快速反应+处置”、智慧新治理等措施,先后破获了重金属偷排、非法倾倒污染废物、私设暗管排污等典型案件6宗,抓获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0人,打掉污染水环境团伙3个,对相关责任人提起公益诉讼,判处赔偿修复费用177万元。瑞宝、江海、南洲、琶洲、华洲、官洲6支街道生态环境保护中队与湿地安保力量联勤联动,强化39条河涌沿线污染源巡查管治,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272家。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纵横交错的河网和幽深恬静的果林为鱼、鸟等生物营造了极佳的环境。

海珠湿地的水质也不断提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娟 通讯员 穗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