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在海珠这条街,路边垃圾桶竟变身成靓丽风景线

07.08.2017  11:15

近日,在海珠区滨江西路两旁,

出现了一款新型垃圾桶,

引来不少市民的围观。

白色清爽外观,顶部有盆栽绿化,

远看似路边绿化盆栽,

走进一看才辨认出是垃圾桶呢!

颜值如此高的垃圾桶您见过吗?

据南华西环监所工作人员介绍,本款垃圾桶左右各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个分类桶,首批投放的44新型垃圾桶全部位于滨江西路两侧,接下来还有65个将投放在同福西路以及洪德路等主干道。

此外,在南华西街内街内巷,也将设计出另外一款闭合式垃圾桶,放置在目前垃圾点的收集容器支架上。

垃圾桶巧妙变身成靓丽“景点

本款垃圾桶由南华西环监所自行设计,使用不锈钢材质,相比于此前的主干道垃圾桶更加耐腐蚀,此外容量也有所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该款垃圾桶顶部全部设计成盆栽,首批投放的垃圾桶顶部栽种了满天星等三种植物,之后每隔1至2个月进行定期更换。

南华西环监所工作人员表示,这款新型垃圾桶,既能实现它原有的功能,也能为滨江西路增添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试点主次干道与内街巷自主保洁

据了解,南华西街是海珠区目前唯一一个试点主次干道和内街巷自主保洁的街道,2016年10月起,由街道负责内街巷和主次干道的全面保洁。

为此,南华西街全面推进环卫保洁品质提升,扩大环卫工人队伍,升级改造环卫设施设备,完善环卫保洁“一张图”网格化管理及“一分钟快速处置”机制,实现网格保洁员和应急保洁队的“条、块”快速高效协作联动,确保每个角落有人管、马上管。

南华西街还制定《环卫作业员工守则》,细化量化作业指标及奖惩办法,推行每小时巡回保洁2次以上、人均保洁面积为3800—4300平方米的规范化精细化保洁模式。

骑楼“见缝插绿”,成独特景观

为打造更干净更整洁的街区环境,南华西街致力推进人文景观品质提升,结合辖区内岭南建筑群风格,对南华西路、同福西路、洪德路北段连片约1.5公里长的骑楼街,实施骑楼窗台、骑楼立柱及人行道路“见缝插绿”美化工程。

改造更新绿化带250平方米,为骑楼立柱妆点时令花卉300盆,做到每月一换,确保“月月新、日日鲜”,形成了一道道独一无二的老街景观。 

花墙头风云变幻,骑廊里光影交错,如今这里也已经成为了不少摄爱好者的聚集地。 

探索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

如今,走在南华西的大街小巷,不少小伙伴都会惊叹这里的环境是如此明净,道路如此整洁,地上几乎看不到垃圾。

据了解,早在2011年,南华西街就开始试行垃圾分类,探索出垃圾不落地、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等模式,并被评为首批垃圾分类“广州范本”。

2014年,全街12个社区均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引导居民自觉养成定时定点投放分类垃圾的良好习惯。

社区在辖内每条街巷设置垃圾固定投放点,指引居民每天在指定的2个时段投放分类好的生活垃圾,在非投放时间,支架上会摆放花卉盆栽美化环境,不摆放任何垃圾分类容器。

每天上午06:30至09:00,傍晚17:30至20:00,居民自行将生活垃圾投放到就近的分类收集桶。

内街内巷垃圾分类收集桶。蔡晓素摄

此外,为提高垃圾分类质量和分类率,社区对规范排放生活垃圾的家庭、单位和商业个体定期给予公布表扬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