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举行集体海葬 102位逝者永眠大亚湾海域

27.03.2016  14:48

  逝者亲属将骨灰随同鲜花撒入大海。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昨日上午,市民政局、市文明城市工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大亚湾区管委会在大亚湾联合举行以“树殡葬新风促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惠州市2016年骨灰集体海葬活动,102位逝者以这种方式融入大海,回归自然。

  海葬越来越被市民所接受

  当天,民政部门为102位逝者的骨灰在海边举行了简单的告别仪式。家属代表张贯中发言说:“人从自然中来,便回到自然中去,愿我们的亲人永远与自然同在。”简短仪式后,工作人员为逝者家属颁发了海葬证书。随后,家属们捧着骨灰盒排队依次登上了市民政局安排的3条大船,送亲人最后一程。船到了海葬举行点,长鸣笛3声,102具骨灰伴随着故乡的泥土和五彩鲜花,由其亲人依依不舍地撒入大海。

  “今年是我们举行的第五届骨灰免费集体海葬活动,从2012年以来,海葬逝者的数量逐年递增,本次海葬共有102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利金告诉记者,这说明海葬越来越被市民所接受。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绿色殡葬,除了海葬外,每年还举行树葬。我市对参与绿色殡葬的家属给予奖补,其中海葬奖补1000元,树葬奖补500元,另外还建立了网上祭拜平台——— 东江思亲网,这些都让市民的殡葬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人活一辈子,就该厚养薄葬

  将父亲的骨灰撒入大海的那一刻,实现父亲遗愿的张贯中面色平静,“父亲过世前,希望将他的骨灰撒入大海。海葬这种方式很好,愿我的父亲与海洋共存。

  在惠阳淡水工作的赵彬也和亲人一起来送父亲最后一程。“父母从东北跟随我们到淡水生活五六年了,挺适应这边的生活。”赵彬介绍,父亲在渤海湾长大,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感情,生前每逢节假日总爱去大亚湾的海边玩。“父亲今年80岁了,3月份因病过世,我们遵照他的遗愿,把骨灰撒入大海,我母亲也非常认可。”赵彬说,“人活一辈子,就该厚养薄葬,海葬这一方式绿色环保,说不定我父亲的骨灰还能随着海浪漂到渤海湾去,我们想他了就可以到海边来祭拜他。”本报记者马海菊通讯员陆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