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思”走远 我市仍有降雨

17.06.2014  14:06

  本报讯  (记者练海林)受第七号热带风暴“海贝思”影响,前昨两日,我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梅江区、梅县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降水过程。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虽“海贝思” 对我市影响逐渐减弱,但近段时间我市将持续有雨,天气炎热。地质专家提醒市民要防范强降水及次生灾害。

  我市仍有降雨

  据了解,第七号热带风暴“海贝思”于15日16时50分在汕头市濠江区沿海地区登陆,受其影响,我市东南部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梅江区、梅县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降水过程,主要暴雨区在大埔县东部,15日12时至16日15时,降雨量较大的站点有大埔县双溪水库114毫米、大东镇家荣村110毫米、枫朗镇西岩山105.5毫米。

  记者从市三防部门了解到,此次热带风暴导致我市主要江河水位略有上涨,但未接到灾情报告。随着热带低压继续向东移动,对我市影响逐渐减弱,市三防指挥部已于16日15时解除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天,全市多云有阵雨,最低气温24到25度,最高气温32到34度。后天,多云,局部有阵雨,气温25到33度。19至21日,我市将迎来新一轮降雨过程。

  识别地质灾害发生前兆

  雷暴、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易导致山洪、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城乡积涝等灾害,各级各有关部门仍需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相应防范工作,市民也应掌握自救知识,防范地质灾害。

  “暴雨连连下,山体吐‘白龙’”、“耳听沙沙脚步声,掉头回看无人影”……这些都是民间对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的描述。梅州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陈仕明介绍,山体滑坡明显前兆是山坡体位裂缝、坡脚冒浑水、房屋地面开裂或拱起等;崩塌发生前兆是掉块、坠落,小崩塌发生,有时可闻到异常气味,如果崩塌是岩石体,不时可听到岩石撕裂、错碎声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泥石流突发性较强,当听到沟谷内有轰鸣声或溪水上涨或突然断流,应意识到可能是泥石流发生,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

  陈仕明说,下暴雨时,削坡建房的农村群众要及时查看屋背山体,特别是夜晚时分,发现异常要及时自救撤离;面对突然暴发的泥石流,一定要保持冷静,首先要判断泥石流威胁的范围,然后及时向左右两个方向逃离危险区。

  房屋在山洪或积涝威胁区的,在持续强降雨后,应尽可能提前撤离或做好随时撤离准备。另外,短时强降雨容易造成城区道路局部积涝,市民在停放车辆时,应避免放置易积水的低处,比如梅城江南积水较常的为彬芳大道中、南及丽都东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