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消防部门呼吁市民严防电动车火灾

23.05.2014  11:06

电动车“火魔”深夜肆虐广州出租屋
消防部门呼吁市民严防电动车火灾

(      5月22日04时33分,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江南路1号1栋2层出租屋发生火灾,大火燃烧面积约为2平方米,火灾造成的烟气蔓延至整栋建筑,所幸现场群众及时逃出,其中有4人因吸入浓烟不适,但均无生命危险。据屋主反映,可能是由于首层楼梯间停放的2辆电动车充电时引发火灾。
      记者从广州市公安消防支队了解到,近期各地因电动车故障引发火灾增多,同时因为电动车“火魔”常在深夜肆虐,此时居民又处于熟睡状态,更加容易发生亡人火灾。据统计数据分析,有2/3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晚上八点到凌晨五点。电动车一般白天使用,晚上充电,充电时间约6-8小时,到凌晨两、三点基本充满,如果继续充电,电池、充电器就会发热,有可能引起火灾。
      “此时人们一般处于熟睡状态,初期火灾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扑救,容易造成火势扩大蔓延。”广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电动车需要定期充电,又有防盗需求,出于方便,用户一般将电动车移到住所内停放并充电,停放地点多选择在首层门厅、走道或楼梯间内。
      一旦发生火灾,火焰和烟气很快封堵建筑的安全出口、楼梯间,造成楼上居住人员逃生困难,对于通常只有一个楼梯间的老旧民房更是逃生无门。而电动车的塑料车壳、海绵坐垫等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沿着楼梯间迅速向上蔓延,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记者查阅了近期电动车引发的火灾案例:5月18日深夜,浙江市杭州田园社区地下自行车库着火,4辆电动车被烧毁,其中3辆车被烧得只剩骨架。据悉,事发时车库内浓烟滚滚,能见度较差,依稀能看到着火点。事后查明,起火原因是该社区居民在停车库内长时间给其电动车充电,由于电动车电池质量不过关,充电时间过程中引起火灾。所幸无人伤亡。
      电动车深夜充电突然爆炸、起火带来亡人事故并非孤例。 5月15日5时,桂林市七星区东江村一居民楼中,停放在楼道里的一辆电动车引发大火,导致11人被困,消防员到场后将火灾扑灭。5月3日1时,昆明市味精厂职工宿舍区单车棚因电动车连夜充电引发火灾,烧毁电动车40余辆。4月9日凌晨4时许,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一电动车、摩托车修理店因电动车电线短路发生火灾,造成5岁小女孩和母亲死亡,父亲受伤。
      据记者调查分析,造成电动车起火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电动车劣质的充电器及其线路发生故障所带来的火灾。一些质量低劣的充电器容易发生击穿等故障而引起火灾;有些充电器线路由于缠绕、拉扯、老化等原因造成绝缘层破损引发短路;还有的充电器接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也容易引发火灾;电动车本身质量缺陷,也导致电动车易发充电火灾。不少电动车在居民使用过程中的颠簸震动都会导致车辆内部的电接触件松动。有的电动车接插件处未做防水防尘处理,一旦进水则连接处发生氧化污染,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不少小电动车厂家为挣钱,选用价格低质量差的电线,线路绝缘容易老化。一些厂家不注意电动车电器线路走线设计,电器线路交叉敷设,未进行捆扎固定和穿管保护,线路长期受震动摩擦或车把转向扭拉导致绝缘层破损引起短路。大多数生产厂家不重视充电回路的保护,大都未安装保护装置。这些都加大了电动车起火风险。用户私自改装以及不恰当的维修保养,或者更换与电动车不匹配的充电器也会引起火灾。不少群众为使电动车提速,在改装中加多电池数量,加大电压,远远超过设计的标准电流,也会造成电动车线路故障引发火灾。消防部门呼吁,老旧民房、城中村、出租屋居民要尤其注意电动车火灾,不要将电动车停放在建筑的首层门厅、走道、楼梯间,不要在室内长时间给电动车充电。

      电动车火灾预防对策:
      1、选购环节。要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市场知名度较高的知名品牌的电动车,同时注意查看电动车是否具备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护功能。
      2、使用环节。日常使用中应注意经常检查电器件及接触连接件,防止局部过热升温;要经常检查电气线路,避免出现绝缘层破损而引起短路等。尽量避免在雨天、积水路段行驶,以防电机进水,充电时短路着火。
      3、存放环节。存放车辆时,应停放在安全地点,不得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得占用消防车通道。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和管理单位负责共用区域电动车停放、充电管理,可设置固定集中的电动车充电点,或设置带安全保护装置的充电设施供居民使用。
      4、充电环节。为电动车充电的线路插座应由取得资格的电工安装并固定敷设,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路;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充电,不得长时间充电;充电时应尽量在室外进行,周围不得有可燃物。
      5、维修环节。要选择专业的维修机构或人员,不得拆除电气保护装置,不擅自改动电气线路,确保电气线路和保护装置完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