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紧涉农领域严厉惩治“蚁贪” 查处77人

16.07.2017  11:43

  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入实施,涉及“三农”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项目工程越来越多、利益调整涉及面更广。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基层干部利用权力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机会,对涉农扶贫各项补贴资金,或贪污挪用、侵占私分,或失职渎职、违规操作,致使涉农扶贫资金“跑冒滴漏”。针对这一情况,全市检察机关不断深化惩治和预防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今年1至6月,全市共查办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55件77人,同时加大犯罪预防力度,遏制扶贫领域腐败、保障扶贫开发工作有序健康推进。

   精准发力惩治扶贫“蛀虫

  今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项目年”。市检察院检察长吴少荣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站位全局、服务大局,确保扶贫惠农政策落实;反贪反渎部门要加大查办侵害民生民利、扶贫、征地拆迁中的突出问题,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贪、蚁贪”,维护公平正义,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到位。

  为积极推进涉农扶贫专项工作,全市检察机关针对涉农惠民资金多、扶贫开发项目多、征地拆迁项目多等实际,盯紧各类扶贫政策和资金项目是否落实到位,狠抓办案,深挖“串案、窝案”。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检察机关立查的55件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涉及种粮直补款、征地补偿款、危房改造资金、低保金、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多个项目。

  在对近年来全市涉农扶贫领域重点工程项目、资金渠道、检查监管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我市检察机关把支农惠农财政补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作为查处重点,把产业扶贫、扶持资金等可能存在职务犯罪的环节作为初查、侦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同时,在办案过程中注重查办“小官大贪”案件和“窝案、串案”。

   加大预防力度筑牢屏障

  从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分析,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既有管理体制制度不健全的因素,也有监督制约不力的问题,还有政策宣传不到位、法律意识欠缺等因素。全市检察机关在坚决查处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同时,加大预防犯罪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源头治理。

  “村务信息不透明、财务制度混乱和权力失管,是基层干部敢伸手敢贪腐的主要因素。”五华县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科科长魏京宁说。为此,五华县检察院配合、指导该县16个镇党委政府,在各镇搭建村级微信公众平台,向社会及时公开党务、村务和财务。

  目前,五华16个镇都设立了辖区内的各村微信公众号,村民通过手机就可了解本村的政务消息。今后,检察机关将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把基层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下,让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有效减少和遏制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发生。

编辑: 马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