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电信115霸王条款被整改 涉及三方面

11.09.2014  09:32

   明年将整治煤气、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行业不公平格式条款

   东莞时间网讯 格式条款可以说无处不在。比如,你去银行或者电信大厅办理业务,常常会收到递过来的条款让你签字。

  这张条款,是由银行或者电信商单方拟定的,而且在拟定的时候,不会和你协商。

  为数不少的格式条款是不公平的,但如果你不在条款上签名,你就没办法办理相关业务。现在,这样不公平的现象有望改善和减少了。

  最近,市工商局召集了全市18家银行业、电信企业,采取集中约谈的形式,要求银行、电信行业对存在的不公平格式条款限期完成自查自纠和整改完善。

  市工商局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向社会征集、消费者投诉等方式,搜集了银行业、电信业各业务类型的格式合同文本。

  其中,收集银行格式合同文本35份,发现不公平格式条款100条,涉及15家银行企业。收集电信行业格式合同文本6份,发现不公平格式条款15条,涉及3家电信企业。

  市工商局明确要求相关企业对照工商部门印发的《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点评分析表》中涉嫌的不公平条款内容、点评分析意见和整改建议,限期完成自查自纠和整改完善,并向市工商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整改期满后,市工商局将对企业自查自纠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查,若发现企业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将通过媒体曝光、行政处罚、记入信用记录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

  专项整治结束后,市工商局将把对银行业、电信业合同格式条款的规范监管列入日常工作,不定期地对企业进行抽查,实现监管的常态化。

  明年,还将深入推进煤气、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行业不公平格式条款整治。

  相关链接

  不公平条款涉及三方面,你被“不公平”过吗

  总体上,银行涉及不公平条款的合同包括了个人账户、银行卡、网上银行等主要业务合同,具体可以归纳为免除经营者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和排除消费者权利三个方面:

  一是,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或减轻经营者自己责任。主要表现为银行、电信企业在合同条款中随意扩大自身的免责范围。例如:企业在合同中规定自己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间接原因等没有提供正常服务的,通过设定 “无条件遵守”、“不承担任何责任”、“一切损失由对方承担”等格式条款,将所有的责任推给消费者。

  二是,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例如:银行规定消费者未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提前终止、中断或无法履行网上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协议时,已缴纳费用不再退还。

  三是利用合同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权利。

  例如:银行规定在事先通过银行网站公告前提下调整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无需征得客户同意。由于银行通过网站公布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一般消费者是难以或根本无法知晓“银行网站公布”的内容,而银行可以在无需征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随时更改“网站公布的内容”,客户只能被迫接受变更后的协议。